词条 | 散羊毛疙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散羊毛疙瘩解放前纳西族人民一种传递联合斗争信息的传统方法。流行于云南宁蒗设治局永宁(今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等地。相传起源于古代当地普米族。具体方法是用两块小木板,上面缠着羊毛搓成的小绳,并梆上辣椒和木炭,由号召人散发传递。辣椒和木炭作为联络信号, 含有斗争之意; 毛绳上结有疙瘩,一个疙瘩代表一天。毛绳上结几个疙瘩,即表示第几天清晨到传统的地点集合。按照古规,被反对的大小领主, 群众可抄没其家财、宰杀其牲畜,大小领主也应向群众赔礼道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