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敦煌中唐以后建筑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敦煌中唐以后建筑图中唐至北宋敦煌建筑画基本上沿袭盛唐画法,逐渐程式化,无明显发展,但不乏优秀之作,如中唐361窟、晚唐85、98、100窟、五代146窟、北宋55、61窟、榆林窟中唐25窟、五代16窟等。从中唐始,通壁大画减少,一窟内往往画许多经变,最多的可达15幅(85窟),画幅亦从盛唐的横长方形或方形改变为竖长方形,可完整地显现院庭布局。如中唐361窟南壁净土变中表现了一所围绕水濠的完整院落,周围廊,四角设角楼,前有门楼,院内横轴以后正中立一座二层塔,左右廊正中突起钟楼和经藏。此画除角楼及某些局部用了透视外,其余均为正投影。这种画法即可表现总平面的布局又能大体显示各单体建筑形象,画法简易,是我国建筑制图法的创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