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数据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数据库shujiku

具有特定数据模式的所有库文件的集合.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数据管理中的一门技术,它对数据以综合的方法进行组织,具有最小的数据冗余度,可供多个用户共享;数据的存储不依赖于应用,数据的组织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地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安全性、完整性控制.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为了保护数据库数据而采取的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用户去存取数据库数据,避免那些对数据库有意的或无意的破坏.一般采用口令、密码锁、密码等方法实现数据库的保护.完整性是指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防止发生数据库数据不相容和不合理的现象.
在数据库技术中,为了提高数据库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采用分级方法.标准化的数据库结构分为四级:
全局逻辑级.描述数据库数据的整个逻辑结构,其描述称为概念视图.概念视图的语言定义称为概念模式.
局部逻辑级.描述每个用户或应用程序所涉及的数据结构,其描述称为用户视图.用户视图的语言定义称为外部模式或子模式.
存储级.描述存储记录及索引,其描述称为内部视图,语言定义称为内部模式,或存储模式.
物理级.数据库的物理级指数据库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组织.
依据全局逻辑结构的设计思想,现有的数据库逻辑结构有以下三种设计方法:❶层次方法.将数据库数据按层次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
❷网状方法.将数据按有向图的结构形式组织.
❸关系方法.将数据库数据按关系形式,即一种二维表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
不同形式的数据结构方法,对应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操作集合,以及为了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集合.当前世界上流行的数据库模型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数据库data base

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组织、存储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可以大大减少数据的冗余度、节省存储空间。数据库中数据和应用程序各自独立、互不依赖。数据能被多个程序共享。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专用软件,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构成数据库系统。
数据模型 数据库中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的描述。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问题。数据是用人工或自动化手段处理的那些事实、概念和指示的表示形式,如字符、符号、表格和图形等。利用计算机能对数据作传送、储存、计算、排序、归并、检索、转换和制表等处理,得到所期望的结果。重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三种。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一组复杂软件。通过DBMS,用户能使用各种命令或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加工处理数据,维护数据库。DBMS大致分为模式翻译、应用程序的编译、查询命令的解释执行,以及系统运行管理等部分。
数据库语言 数据库系统中描述、操作和控制数据的语言。它是DBMS为用户维护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提供的工具,是DBMS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语言有数据描述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数据描述语言描述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以及两者间映射关系。数据操纵语言用于数据的存储、检索、修改和删除等处理。数据控制语言提供各种数据控制功能,如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控制数据完整性等。
研究课题 数据库研究的课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领域: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基本目标是扩大功能、提高性能和可用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制的重点是探索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喷气推进研究所开发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Ⅱ的雏型,后被移植到微型计算机系统上;1978年用InteI8080汇编语言将它重新改写,成为Ashton-Tate公司的产品。dBASEⅡ的设计思想先进,程序结构精巧,有一套完整的便于使用的命令和交互式语言,具有操作直观的全屏幕编辑功能。dBASEⅢ/Ⅳ是dBASEⅡ的新一代系统,它具有速度快、命令更多、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等优点,是世界上最受欢迎、销售量最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适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饭店管理、银行管理等领域。
❷数据库设计。目标是按照应用要求以及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数据模型和功能,设计一个结构良好、使用方便、效率较高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应用信息系统。整个设计过程可分为运行环境调查与系统分析、建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模式设计和物理模式设计等四个基本阶段,着重研究数据库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
❸数据库理论。主要研究关系的规范化理论,目的是为数据库学科奠定理论基础,又为数据库设计提供判别标准。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分布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促进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制;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产生了数据库智能检索;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正在研制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专门计算机——数据库计算机。

数据库Shujuku

是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软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有两个层次上的不同含义,其一是面向用户的数据库,这里的数据库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用户所需要的数据的集合,其二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是要进行数据处理的用户与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之间的接口,数据库系统产生于六、七十年代之交, 它的出现结束了计算机以科学计算为主要任务的历史, 使计算机的应用扩展到生产和行政管理以及各种情报处理等各个方面。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合起来称为数据库系统,其目标是高效率地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库系统的前身是文件管理系统,文件系统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初期文件系统,产生于六十年代初,此时的文件都是顺序文件,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即实际存储)
一致适于数据的批量处理。主要缺点有:数据管理不集中、数据冗余度高、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结构(应用程序需要经常修改以适应数据结构的变化)等。六十年代后期的文件系统趋于成熟,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 出现了索引文件与随机文件,使数据既可以顺序存取又可以随机存取。但数据无集中统一管理, 数据冗余度大等缺点并未得到改善。
数据库系统的目标是克服文件系统的缺欠, 即实现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增强数据独立性,减少冗余,从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两大部分构成,数据库是数据文件的集合,各文件的数据有独立性而又互相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减少冗余以及使数据逻辑结构独立于物理结构,而实际(用户)结构又独立于逻辑结构的目标通过以下设想实现: 把数据库考虑成三个抽象层,由低到高依次为物理数据库,逻辑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各层之间通过映射互相联系。当低层数据结构变化时,高层不必跟着变,只须改变相应的映射即可。这样就实现了各层间的相对独立,在逻辑数据库中, 把不同用户的公用数据与个别用户的特殊数据分开, 这样就减少了数据冗余。
数据之间的关联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抽象地看,大致可概括为三种联系模型,即关系模型,层次模型与网状模型(也叫实体、联系模型)。关系模型是日常的各种表格的抽象,有很强的表现,其数学背景是集合的卡氏积。层次模型则是日常生活中各种层次关系,如统属关系、家族世系表等的抽象。其数学背景是树,网状模型是客观世界实体之间各种各样的关联, 如同学、亲戚、贸易往来等等。数学背景为有向图或无向图。相应地有针对不同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即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网状模型数据库系统等。由于关系模型较易理解与掌握,关系模型数据库的工作方式更接近于人们日常事务处理的习惯,再有,这种系统的机器实现也比较容易, 因此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应用范围最广。

数据库

按不同的应用领域,分门别类地收集了若干按一定格式,事先编好的数据,并把它们存放在外存贮器中,就构成了“数据库”,供用户共同引用。除具有数据的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外,还具有数据的修改、增删和整理等功能。


数据库

电子计算机中,以机读形式存贮,具有标准化形式和内容的记录的集合,其所有记录具有共同性,如文献性,即存贮的记录均为文献记录。在情报检索系统中,特指文献资料的总体。参见“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库”。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