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数理经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数理经济学又称“数学经济学”。运用数字符号、数学方法和数学图式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比较研究各种经济数学和计量方法、模型以及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最优化理论;揭示经济学领域中的各种价值、价格和生产力理论,探讨当代经济学中的决策、控制和系统理论;运用数理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各类经济问题。 数理经济学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关系的边缘学科。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学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的《经济学理论》和瓦文拉的《纯粹政治学纲要》的出版,标志着数理经济学正式形成。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理经济学朝着综合方面发展,艾伦、兰可斯特、罗宾斯、米德、哈恩、奇安等是这一学科领域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数理经济学通常从一定的假设条件出发,写出函数式,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某些理论结论。主要研究内容有: 1.经济方法论。包括对各种经济数学、计量方法、模型的研究和比较及对不同经济条件下最优化理论的探讨。2.基础理论。包括对经济学领域中的各种价值、价格和生产力理论及当代经济学中的决策、控制和系统理论的研究。3.数理分析的实际应用。主要是运用数理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各种具体的经济问题。目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是否宜于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还存在不同看法。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