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征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征明1470—1559

明书画家。初名碧(亦作壁),字征明,因避祖讳,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吴县)人。出身仕宦之家。但自己未曾作官。虽一度在京师参与修国史的工作,史成只得金币若干,没有捞到官职,后因怕官场倾轧连累自己而南返,归以翰墨自娱。诗书画均能,书习“二王”,小楷尤精。画山水、人物、花鸟、竹石均列上品。山水师赵孟頫、王蒙,兼得董源、米芾笔意,或工或写,或水墨或赋色,面貌丰富多彩。人物学李公麟,兰竹师文同、苏轼、赵孟頫、郑思肖等。工写兼而有之。其画富有浓厚的书卷气。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1470—1559Wenzengming

明代画家,吴门画派之一。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人。少时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五十四岁被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从事书画创作三十余年。文征明的书画造诣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无一不工,山水画多描写江南景物,早年以工细为主,其青绿细笔,笔墨蕴藉含蓄,具有文雅恬静的格调。晚年粗细兼能,笔墨愈加苍秀。人物画师法李公麟,笔法工细流畅。花鸟兰竹取法元人,近师沈周,风骨秀逸。其作品《真赏斋图》是文征明八十八岁时为好友华夏画的行乐图,画的是华夏所居真赏斋的庭园之景。草堂书屋中,二人对坐,鉴赏书画。草堂周围修竹丛生,古桧高梧掩映,假山怪石玲珑剔透,并杂以花草树木,异常幽雅。作品于工细中寓质朴,于沉着中见灵动,为其晚年细笔的代表杰作。文征明的传世作品还有《湘君湘夫人图》、《兰亭修楔图》、《绿荫清话图》、《江南春图》等。

文征明1470—1559

名璧,字征明,以字行世,一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曾授翰林待诏,世称 “文待诏”。长洲(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书画家,先学宋元,后法晋唐,尤工小楷和行书。小楷秀逸古雅,名动海内,有《离骚经》传世。行书有《滕王阁序》,深得《圣教序》之旨。


明 ·文征明小楷

文征明1470—1559

明长寿书画家。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长州(今苏州)人,享年90岁。贡至京师,授翰林待诏,后南返归乡,以翰墨自娱。诗、文、书、画全能。早期绘画继承前人画风,为独创一家奠基。工笔、写意,青绿、水墨,无一不精,创“吴门画派”,是“吴门画家”中第二位大家。后期作品,风韵神采,独步一时;画山,高峭险峻,作竹,卓然坚瘦,断崖、飞瀑、连峰、谷涧,质朴苍劲。《江南春图》为其晚年工笔精品,用笔精细醇雅,洵文人画之极意。《古木寒泉》为其80岁之晚年代表作,写古柏二株一直一斜,后面是古松耸起,危干凌碧,飞瀑自谷间一泻而下,笔力奋疾刚正。87岁时的《山水(轴)》题拔写有“七月既望雨中作”,画一行人持伞冒雨过木桥,水流潺潺,阴雨淡淡,观赏此画,使人感受到,不仅是笔墨已入化境,并有人近晚年,具自然返璞归真,超然脱尘之感。88岁时绘《真赏斋图》(纸本,藏北京市文管会),画有两人对坐于园林草堂书屋中鉴赏书图,周围假山怪石玲珑剔透,古桧掩映,修竹丛生,异常幽雅。如此高龄能有如此质朴工细之作,实为罕见。《前赤壁舟游图》画面上方为占有约1/3篇幅六百多字的“赤壁赋”书法,下款写“戊午冬日征明时年八十有九”,这是其有年代记载的最晚的一幅珍贵作品。相传,90岁的文征明,写诗迎春,一月后,一日为友人写完墓碑铭,当把笔搁下时,静静地结束了一生。文征明书法晋、唐,习“二王”,尤精小楷,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行草深得智永笔法,行体苍润,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著有《蒲田集》传世。

文征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