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征明《兰亭修禊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征明《兰亭修禊图》

立轴,纸本,设色。禊,是指每年春、秋二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以消除“妖邪”的一种迷信活动。“兰亭修禊”指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多名文人雅士,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阴历三月,在浙江山阴(今绍兴)的兰亭举行禊事的故事。王羲之著名的行书帖 《兰亭序》就是记载当时兰亭一带的山水之美,以及文人们流觞曲水、吟诗作赋的欢乐情景。此卷用青绿设色再现了这个场面。画中群峰秀丽,茂林修竹,几个文人临水而坐。林中一茅草亭半隐半现,几人坐于其间,神态悠然自得。青绿设色,清丽而不俗媚; 山峦用笔不多,大面积平涂设色,墨、色相得益彰。树木空勾填色,极精细,却不刻板,显得郁郁葱葱,古色古香。兼工带写的手法表现出曲水悠悠。文人雅士们的刻画简练而洒脱,更显其适然放旷之态。


文征明 《兰亭修禊图》


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征明,更字征仲,号衡山,长洲人(今苏州)人。五十岁后授翰林待诏,三年后便辞归。工诗文,善书画。他的绘画作品有粗细之分: 粗的多为水墨;细的多为青绿。但总的看来都以苍秀婉逸见长。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 “吴门四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