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徵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448 文徵明1470—1559

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明代画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曾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潜心诗文书画,终其一生。文学修养笃深,书法尤精妙,文采儒雅,以气韵神采而独步一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山水师沈周,更出入董巨郭李,李唐、赵孟頫及元四家。遇古人妙迹,惟览其意,师心自旨。早年画风细谨缜密,多作青绿,犹得神韵;中年作水墨,行笔粗犷多气势;晚年粗细兼备趋于醇正。其作有水墨、青绿之分,故有“粗文”、“细文”之称。细笔秀丽柔密,粗笔苍劲郁茂。其影响与沈周齐驱方驾,共霸明代山水画坛。学者之众,与沈周同。文氏自徵始,累代善画,绵延至清而未已,约计可得20余人。以“文沈”并称而载画史。其画为海内所钦慕,以重金争求者接踵于道,然贵富之人,不易得其片楮,尤不与王府及中贵之人,甚至外国使臣亦求之不得。曰“此法所禁也”。而贫贱之交,则有求必应。存世画迹有《万壑争流图》、《古木苍烟图》(均藏南京博物院)、《二湘图》(藏故宫博物院)、《石湖清胜图》(藏上海博物院)等。著有《甫田集》。

文徵明1470—1559

明代书法家。工楷、行书,兼擅隶书,尤精小楷,从李应祯学书,得力于智永,小楷师二王,精丽婉秀,行书取法苏轼、黄庭坚、米芾,“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参见“绘画·雕塑”中的“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

初名壁(亦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微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徵明少不颖慧,稍长,聪敏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一起切磋文艺,时称“吴中四才子”。为人宽和而以操守自励,时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辞病不赴。54岁时,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3年后辞归乡里。卒后私谥贞献。徵明书画兼擅,而画尤胜,名重当代,学生甚多,以致形成“吴门画派”;后人把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亦工诗文。有《甫田集》。

文徵明1470-1559

明朝书画家。初名壁(又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 (今江苏吴县) 人。以贡生诣都,曾任翰林待诏. 少时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又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相切磋,人称“吴中四才子”。工行、草书,体势流利秀劲,有智永笔意; 大字仿黄庭坚; 尤精小楷,论者谓不在虞、褚之下; 隶书法钟繇, 独步一世, 平生慕赵孟𫗲, 每事必师之。 擅画山水,师法宗元,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悠闲生活,构图平衡,笔墨苍润秀雅。画风早年细致清丽设色浅秀,有翩翩文雅之趣; 中年用笔粗放; 晚年粗细兼务,而得清润自然之致。亦善花卉、兰竹、人物。名重当代,学生很多,形成“吴门派”。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亦能诗,宗白居易、苏轼。流传作品《春深高树图》、《真赏斋图》、《山雨图》、《古木寒泉图》,有《甫田集》。

文徵明1470~1559

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明衡山人。著籍长洲 (今江苏吴县),为不忘故里,与父同号衡山。诗文俱佳,兼工书画,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等4人号称“吴中四子”。善画花卉人物,成为吴门派。诗学白居易、苏轼,人称清旷。宁王宸濠慕其名,以书币聘,徵明以病辞。武宗正德(1506~1521)末,以尚书李充嗣荐,入为翰林待诏,与修国史,侍经筵。不久辞官归故里,以书墨自娱。著《甫田集》传世。

文徵明

明代画家。1470年生,1559年去世。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擅山水,兼工人物、花卉。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1523~1526年在京任翰林院待诏。3年内3次提出辞职。1517年作《湘君湘夫人图》轴(100.8cm×35.6cm)。1518年作《惠山茶会图》卷(21.9cm×67cm)。1524年作《高人名园图》轴(69.7cm×48.1cm)。1530年作《东园图》卷(30.2cm×126.4cm)。1531年作《霜柯竹石图》轴(76.9cm×30.7cm)。1532年作《石湖清胜图》卷(23.3cm×67.2cm)。1533年作《花卉》册页,共8幅(每32.5cm×53.7cm)。1533~1535年作《仿米氏云山图》卷(24.8cm×60.2cm)。1534年作《品茶图》轴(136.1cm×26.8cm)。1542年作《兰亭修禊图》卷(24.2cm×60.1cm)。1543年作《兰竹》卷(26.8cm×730cm)。1544年作《江南春图》卷(24.3cm×77cm)。1544年作《石湖图》卷(30.3cm×156.2cm)。1548年作《绝壑鸣琴图》。1549年作《真赏斋图》、《古木寒泉图》轴(194.1cm×59.3cm)。1550年作《万壑争流图》轴(132.4cm×35.2cm)。1557年作《仿梅道人山水图》轴(83cm×29cm)。《溪桥策杖图》轴(95.8cm×48.7cm)。《溪亭客话图》轴(64.5cm×33.1cm)。《绿阴长话图》轴(131.8cm×32cm)。《临溪幽赏图》轴(127.3cm×50cm)。《秋花图》轴(135.7cm×50cm)。《浒溪草堂图》卷(26.7cm×142.5cm)。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