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料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料器

即玻璃器。“料器” 原是清代山东博山玻璃业中的行话,因清代后期,京都地区烧造玻璃器的原料运自博山,“料器” 这一称谓,也随货物传入京城,成为玻璃器的别称。料器在清代虽与玻璃器属同物异称,但严格讲来,并不等义,它含铅量较高、熔点低,适于制作各种欣赏品,不同于今日能耐高温的玻璃制品。正因料器熔点低,易于成形,康熙时期宫中造办处设立玻璃厂大量制作宫廷用器。品种有瓶、碗、盆、盂、尊、豆、水丞、渣斗等。色彩比较丰富,有红、黄、蓝、绿、紫、白、黑、金等。装饰方法有搅料 (用不同颜色的原料在高温溶解时搅和成各种自然斑纹)、刻纹、套彩(在玻璃器胎上粘贴另外色彩的玻璃,再烧造成器)等。

料器

也称料货。材质与玻璃相类,其含铅量高,熔点低于普通玻璃。质地莹洁、光润,色彩亮丽,采用套料、搅料、金星料、刻花等装饰方法,多制作小型器皿及各种陈设品。明清较为流行,北京和山东博山是料器的主要产地。

料器

又称“料制工艺”、“玻璃玩意”。先以一般玻璃原材料加入氧化铅、硝酸钠、纯碱等多种辅料,熔制成各种软(即低熔点)色玻璃料棒。再将料棒加热熔化后,运用抻、拉、吹等操作技法塑造而成的工艺品。品种可分人物、鸟兽、鱼虫、花果、首饰、台灯、盆景、鼻烟壶等类。

料器

即琉璃工艺品。是传统玻璃的代表,原料配方与现代玻璃略有差异,把琉璃称为“料”始于明代。博山料器工艺品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众多,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详“博山美术琉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