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实在主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实在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一个折衷主义哲学派别,主要流行于英国、美国和奥地利。最先提出这一派观点的是奥地利哲学家布伦坦诺和迈农,他们宣称心灵所感知、认识的东西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在对新黑格尔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批判中逐渐形成了新实在主义派别。英国的摩尔提出认识对象不依赖于认识主体而存在、认识作用不能侵入事物内部改变其性质等观点,得到亚历山大、怀特海、罗素等人的响应。美国的培里、蒙塔古、马尔文、斯鲍尔丁、霍尔特、皮特金六人1910年联名发表了《六位实在主义者的方案与初步纲领》一文,1912年又出版了他们的共同研究成果《新实在主义》一书,1911年罗素发表了支持论文《实在主义的基础》,这些活动使新实在主义思潮一时影响大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