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感觉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感觉派

为一个现代著名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这个名称是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给 《文艺时代》杂志周围的一批作家起的名称,这些作家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中河与一、片冈铁兵等人。新感觉派的作家们,强调直觉感受和主观感觉,力图把作家主观的感受和印象,投入到客观的事物中去,以创造出对于客观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并从中构成“新现实”。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横光利一的长篇小说《上海》、短篇小说《头与腹》,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 《伊豆的舞女》等等,横光利一的 《新感觉论》是这一流派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其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徐霞村等人。中国新感觉派的作家,以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创作,以表现现代大都市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大多发表于 《无轨列车》、《现代》等杂志上,其中主要代表作品有:穆时英的《公墓》、《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白金的女体塑像》,施蛰存的《将军的头》、《石秀》、《春阳》,刘呐鸥的《热情之骨》、《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等等。新感觉派的创作,大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小说艺术表现力,对于我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新感觉派

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上的一个文学流派。因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发表《新感觉派的诞生》一文而得名。这派作家受欧洲达达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的影响,强调主观和直觉的重要性,创作上,主张追求新的感觉和对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注意人的内心世界,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后来由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新感觉派的活动才告结束。主要作家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中河与一等。


新感觉派

新小说流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受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而形成的产物。借鉴西方印象派、新感觉主义、意识流以及精神分析等的艺术手法,反对文学创作单纯描写外部现实,强调直觉和主观感受,力图把主观的感觉印象投进描写对象中去,以创造新的感受和新的现实。作品艺术性较强。代表人物是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办有《新文艺》、《现代》等刊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