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生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生儿

胎儿出生至生后一个月内,称为新生儿。凡妊娠37—40周,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2500克,身长达到或超过45厘米者,叫做足月新生儿。如果妊娠28—37周间,体重在1000—2499克,身长在45厘米以下的叫做早产儿。可见妊娠期长短与新生儿的成熟度有关。新生儿脱离母体后开始独立生活,为适应外界环境,身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对新生儿的保健及护理应针对其生理特点进行:1.呼吸。新生儿肋间肌较薄,呼吸主要靠横膈的升降,故呼吸浅表,节律不均,频率快,每分钟可达40多次,生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将口鼻的分泌物清理干净,避免吸入性肺炎。2.体温。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体温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波动,应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补充液体。3.血液循环。新生儿血管分布集中在躯干和内脏,四肢较少,四肢易出现发冷及青紫,严重者出现硬肿症,故对四肢除保暖外,还要用手按摩,促进血液循环。4.生理性黄疸。绝大多数新生儿于出生2—4天内出现黄疸,约在3—10天消退。这是因为胎儿时期靠母亲胎盘血液供氧,母血氧分压比大气中氧分压低,胎儿代偿性红细胞增多。出生后建立了肺呼吸,直接呼吸空气中氧,过多的红血球被破坏而产生大量胆红质,新生儿肝功尚不成熟,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不足,不能有效地使间接胆红质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成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胆红质积存在血液中,引发新生儿黄疸。黄疸重时,有厌奶,恶心甚至呕吐,一般只须喂糖水,不用特殊处理。如黄疸出现过早或持久不退甚至逐渐加重,应考虑病理现象,须追查原因,进行治疗。5.体重。2—4天内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比出生体重下降3%—7%。这是因为摄入量少,排出水分及胎便较多,一般在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如下降超过出生体重10%,则为病态,须输液。6.大小便。生后马上就可有小便及胎便排出,胎便呈黑绿色粘稠。如24小时后仍无大小便,应检查发育有无缺陷,锁肛者须立即手术切开。7.皮肤。新生儿皮肤柔嫩,表面角质层很薄,防御功能差,容易感染发生脓疱疮、皮下坏疽,故应特别注意护理,保持清洁,每日洗澡,用香皂或中性肥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尿布疹),新生儿所用的衣物包被应采用质量柔软、吸水性能好的材料。8.乳腺及性器官。由于出生前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生后新生儿体内雌激素下降,新生儿乳腺肿大,千万不可乱挤,以免感染患新生儿乳腺炎。女婴还可出现月经样出血,也是雌激素撤退的子宫内膜反应。9.眼。母亲产道如有炎症或带菌,胎儿通过时被污染,易患新生儿眼炎,如感染淋菌,双眼流脓,叫新生儿脓漏眼。新生儿出生后,应点氯霉素眼药水,或弱蛋白银。10.脐带。生后2小时内注意有无脐出血现象,以后每日洗澡,应用75%酒精清洁脐轮及周围皮肤,4—7天脱脐,脱脐后注意脐窝潮湿,用1%龙胆紫处理,使之干燥,肉芽组织用5%硝酸银处理。11.预防接种。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牛痘,预防结核、肝炎和天花。12.哺乳。现在提倡母乳喂养。生后30分钟即开始吸吮母亲乳头,尽早吸吮初乳,初乳中含大量抗体,还有缓泻作用,促使胎粪排出。吸吮奶头还可反射性促使母亲子宫收缩复旧。母乳不足者或无奶者可用各种方法促进母乳分泌或加她人乳汁尽量争取全人乳喂养4个月以上。

新生儿xinsheng'er

指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的个体。参见“新生儿期”。

新生儿

从出生到满月的小儿。由母体转移至外环境的适应期。其体重初生几天常有生理性下降现象。七到十天后又恢复,以后迅速增加。小儿大部分时间在睡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体温、呼吸、代谢等调节功能较差。应注意护理、喂养、保暖、防止疾病感染等。参见“人口学”中的“新生儿”。


新生儿

见“医药卫生”中的“新生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