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是政府干预论失灵从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卷土重来的时期。这一转变的物质根源在于凯恩斯政府干预论无法克服普遍出现的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理论对这一经济现象既不能加以解释,也没有有效对策,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发起了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包括现代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伦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排挤甚或被替代,后者再度登上官方经济学的宝座。联邦德国从战后则实行属于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英国撒切尔政府推行现代货币主义政策。美国里根政府采纳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其中包括稳定物价、自由放任、大搞私有化、减税以及削减社会福利等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政策。应该指出,这种新自由主义及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推动了经济增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