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行为主义教育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行为主义教育学xinxingwei zhuyi jiaoyuxue

现代美国教育学流派之一。本世纪30年代后由华生创建的行为主义逐渐演化为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的特点是:以操作主义为哲学基础,提出“中介变因”的概念,把巴甫洛夫学说注入操作主义的内容,使操作主义理论同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些术语相融合。新行为主义教育学的代表者是斯金纳(R. F. Skinner,1904—?)他受布里奇曼操作主义的影响,主张对传统心理概念进行操作分析,把机体的内外事件归结为一组操作,从而使行为主义彻底操作主义化。斯金纳认为,任何刺激反应单元都可看作是反射,而一切行为都由反射所构成。在他看来,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种类型:❶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❷操作性行为,这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也称为自发性行为。条件反射也有两种类型:即刺激型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前者适用于应答性行为,后者适用于操作性行为。反射学习是一个S——R(刺激——反应)过程,而操作学习却是R——S(反应——刺激)过程。学习过程就是操作反射过程。斯金纳把大多数人的行为,甚至于几乎所有人类的学习都看作是操作,并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的规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概率)就增加,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因而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门科学,而教学则是一种艺术,即如何把学生和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由此,他提出了程序教学的设想并将它付诸实施,制成了教学机器。其程序为:把学习材料分成许多连续的小步子,逐步呈现问题,学生逐步解答。答对了,前进;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前进。60年代,苏联、英国、日本、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先后推行了程序教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