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旗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旗屯八旗民户屯田。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等驻防旗营携眷兵屯田,称为旗屯。清嘉庆七年(1802),满营八旗兵也参加屯田。 旗屯清代在新疆屯田形式之一。即伊犁惠远、惠宁两城驻防的满、蒙、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等八旗兵垦种之田。初,八旗兵强调操练,均不屯田, 只绿营兵屯田。乾隆朝本拟给八旗兵土地使之耕种,以资生计,惟历任将军, 皆因灌溉缺水未及筹办。至嘉庆七年(1802)在惠远城东伊犁河北岸濬大渠一道, 名通惠渠,长一百七十里,引河水灌田, 遂从六千满洲兵内抽出三百六十名闲散人员进行屯田,是为旗屯。 旗屯指清朝八旗兵的屯田。主要是在新疆天山南、北两路、伯都讷 (今吉林省扶余) 和瑷珲等边疆地区实行。初由驻防旗兵自行耕作,后由余丁代种或雇人耕作。收获所得用作军粮,以巩固边防和减轻国家负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