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神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无神论wushenlun否定一切宗教信仰和鬼神迷信的学说。同有神论对立。无神论的基本前提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在中国的殷周之际,无神论思想已经产生,其后战国荀子、东汉王充、南北朝范缜等,都反对迷信鬼神和灵魂不灭的谬说。古希腊、罗马的德谟克利特、卢克莱修等也都否认有超自然的东西。18世纪法国以狄德罗为代表的战斗的无神论者尖锐批判了有神论,霍尔巴赫还着重从实际上揭露宗教迷信的危害、罪恶及其反动政治作用。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进一步指出上帝的本质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次指出宗教和鬼神迷信是自然压迫与阶级压迫的产物,揭示了它们麻醉人民的作用和必然消亡的途径。 无神论否定一切宗教信仰和鬼神迷信的学说。一般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它在中国殷周之际已产生,其后战国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北朝的范缜等,都对鬼神迷信和灵魂不灭作了批判。古希腊罗马的德谟克利特、卢克莱修等也都否定超自然力量的存在。18世纪法国的狄德罗、霍尔巴赫等,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都曾对宗教神学的罪恶和危害作了深刻的揭露,发展了无神论。但他们都未正确说明产生宗教神学的社会历史根源,无法找到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阶级和剥削制度的存在,科学地指明了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只有消灭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建成共产主义,才能完全消灭宗教。 无神论壮族否定诸神存在的一种思想学说。古代壮族的无神论思想非常丰富。首先,表现在它肯定物质的客观存在,并用物质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形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原始的物质——“大气”,从而排斥了世界无中生有或由某一个神创造的谬说。在神话《布洛陀》中,壮族先民认为,在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产生以前,整个宇宙一片混沌,只有一团“大气”在旋转运动。这团“大气”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上中下三界,也就是形成天、地、海洋,尔后才出现人类万物。其次,表现在它肯定物质的运动性质,力图用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法则,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形成,而且把世界的形成,归结于事物内部运动的结果,而不是万能的上帝作了第一次推动,世界万物才运动起来。神话《布洛陀》认为,“大气”自我运动,在运动中变成“圆蛋”,“圆蛋”爆开后才变成大地、海洋。再次,表现在蔑视神灵甚而向神灵挑战。《布伯》这个神话,具体叙述了壮族古代英雄布伯上天骂雷王,斗雷王,最后斗赢了雷王的故事,说明壮族先民天不怕、地不怕、鬼神也不怕的气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