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计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上计制度

战国时,韩、赵、魏、秦都实行上计制度。每年秋季始,先由县令、长把该县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数目编为计簿,呈送郡国,由郡国守相进行考核,并将对县级官吏的考评以及向中央推荐的人才简况,如实写在统计簿册上,称为“计书”,年底前将副本上呈于中央进行考绩。计簿初由郡县丞呈送,后改派高级掾史,称为上计史、上计掾或计史;遇有错误及不实之处,上计史首先要遭到刑讯;才能出众的计史可以留在郡国或中央任职。汉代较重视上计工作,皇帝常于正月亲御正殿接受天下上计,据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定升降。唐、宋、明、清各代,多承旧制,每年呈报“国计簿”或“会计录”,其中包括户口、田地、赋税等数字。我们现在所能收集到的历代户口统计数字都是据此得出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