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代传奇戏的兴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明代传奇戏的兴起

戏曲发展到明代,曾经在元代称盛一时的北杂剧由于体制的僵化、剧目的匮乏,再加上流入宫廷为统治者所用而日益衰落,渐渐在戏曲舞台上失去了踪迹。在民间,曾与北杂剧南北分据发展的南戏却日益繁兴起来。元末明初,《荆》、《刘》、《拜》、《杀》及《琵琶记》在戏曲舞台上出现以后,南戏已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进入明代以后,南戏日益成熟,其势力也愈来愈大,出现了“南曲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它们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同时,南戏这种戏曲创作形式也日益完备起来,并且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和关注,人们称之为“传奇”。明嘉靖以后,昆山腔在魏良辅等人的革新下,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一经出台即倍受观众喜爱,并向四方传播。与此同时,弋阳腔也大盛,大江南北皆有它的支脉,形成了弋阳腔系统。随着昆山腔、弋阳诸腔的兴盛,传奇创作也空前繁荣起来,出现了“曲山词海”的局面,产生了诸如 《浣纱记》、《连环记》、《鸣凤记》、《宝剑记》、《牡丹亭》、《精忠记》等许多优秀剧作。从此,以南曲为主的传奇时代开始了。
传奇的创作体制是直接继承、发展宋元南戏而形成的。它一般篇幅较长,一本传奇少则30出,多则四五十出,而且往往分上下两卷,上卷结束叫“小收煞”,下卷结束叫“大收煞”。这种长篇巨帙的体制,使它便于表现情节跌宕曲折的长篇故事,也形成了它“非奇不传”的创作特点。情节的新奇吸引了众多观众,这是它从一开始即受到观众喜爱的主要原因。在结构形式上,它的第一出是 “副末开场”,介绍全剧大意,这是从南戏继承下来的定例。第二、三出分别为 “生旦家门”,分别由男女主角登场作自我介绍,然后才展开故事情节。在音乐上它以南曲为主,有时也用北曲,形成 “南北合套”的结构,提高了剧作的表现能力。在演唱上,它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的。以上这些特点都显示了它优于北杂剧之处,但到后来,有的特点却成为它发展的障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