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上都❶古时称京都。班固《两都赋》云:“实用西迁,作我上都。”其上都即指京都长安。又北齐时以邺称上都,唐代称长安为上都。 上都❶京都的通称。《文选·班固〈西都赋〉》:“作我上都”,张铣注:“上都,西京也。”即西汉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上都蒙古古城名。蒙哥汗五年(1255)忽必烈受命驻守此地, 为巨镇。次年开府于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营建城郭宫室。中统元年(1260)即帝位于此, 称开平府。四年(一称五年)加号上都。自后岁一巡幸,未暑而至,先寒而南, 成为常驻之夏都,有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规模大于成吉思汗时期的哈刺和林, 有内外城及外苑三重,城周约十八、九里,内城为皇宫,外城为市区,商贾工匠聚集之所,城内有官署约六十所,各种寺庙堂观一百六十余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红巾军攻克上都,焚毁宫阙,自是未得恢复。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上都元朝的夏都。1251年忽必烈将其藩府移至金莲川。1256年筑开平府。1260年至1264年经4年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1272年,元定都大都,上都作避暑的夏都。每年4月皇帝去上都避暑,8、9月返回。1358年12月红巾军攻破上都。上都皇城城墙每面长1400m;宫城宽500m,长620m;外城长2200m,宽800m。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