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诗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明诗综诗总集。清朱彝尊(1629—1709)编。一百卷。彝尊有《曝书亭集》已著录。是书选录有明一代之诗,不按诗体分卷,而按人物编排,首帝王、后妃,次大臣、宫掖、闺门、外臣、释子、妓女等,末为杂谣歌词。选诗最多者有刘基一百○四首,高启一百三十八首,均独占一卷。据卷首自序云:合洪武迄崇祯诗甄综之,上自帝后,近而宫阃宗潢,远而蕃服,旁及妇寺僧尼道流,幽索之鬼神,下征诸谣谚,“入选者三千四百余家。或因诗而存其人,或因人而存其诗,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期不失作者之旨。明命既迄,死封疆之臣,亡国之大夫,党锢之士,暨遗民之在野者,概著于录焉,析为百卷,庶几成一代之书。”书中收有大量明末殉节之臣及遗民之诗,多涉及社会、政治,对于研究晚明历史颇具参考价值。所选作者,略述其生平,并有诸家评论,又以自著《静志居诗话》分附于后,均为研究明代诗歌的珍贵资料。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写刻本,乾隆中刻本,《四库全书》本。 明诗综总集。清朱彝尊编选。一百卷。录存明代3400余人诗作,并有作家小传及诸家评论,附有诗话。作者意在成一代之书,明诗人大致网罗无遗。有清康熙间刻本。 明诗综一百卷。清朱彝尊 (1629—1709)编。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 (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辞,与修《明史》。长于考证,工古文、诗词。诗与王士祯并称 “南北两大宗”,词与陈维崧并称 “朱陈”。著有 《曝书亭集》、《词综》、《日下旧闻》等。此集为明诗总集。系朱彝尊有感于当时诗界侈行 “谶诡之音”、“幽冷之趣”、“众情之弗协”,故编此集,以匡其缪。入选诗人达三千四百余家。选诗范围自明洪武迄于崇祯,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年间历朝诗都有所涉及,“或因人而存其诗,或因诗而存其人”。首卷列明室帝王诗;卷二至卷八十二列诸家诗作,以时代先后为序;卷八十三以下则为乐章、宫掖、宗潢、闺门、中涓、外臣、羽士、释子、女冠、土司、属国乃至无名子、杂流、妓女、神鬼诗之属;卷九十九、一百为谚歌民谣类。作为明诗总集,此书不仅采摭较为完备,据《明诗综采摭书目》统计,在编辑过程中共采辑前人总集、选集多达二百八十二种,而且体例较为完善,每一诗人都撰有小传,并辑录诸家诗话依次叙述其诗的写作背景、本事,再引朱氏自撰《静居志·诗话》进行总结、品评,其论颇为持平,“于旧人私憎爱之谈往往多加匡正”。对当时以诗记丑言伪、党同伐异之风,无疑是一次荡涤。故朱氏所编之“诗综”不仅为诗家传诵,亦为后人研究明诗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借鉴。此书初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白莲泾刊本,现有乾隆年间六峰阁刊本行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