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春秋至南北朝时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春秋至南北朝时期

安徽道教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就曾在皖北活动过。《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为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据考证即今亳县、涡阳县一带。老子在皖北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皖北道教的兴起和发展,如亳州东福宁镇,相传为妊娠老子之地,早在汉延熹七年(164)就兴建有天静宫。
东汉灵帝时(167—189),张角创立太平道,教徒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其中徐、扬2州包括了今安徽大部分地区。公元184年张角利用太平道发动黄巾军起义,各地教徒响应,失败后转入民间秘密传道,安徽也有太平道活动,由此开始了早期道教的传布。
三国时期,安徽道教俗神祭祀也开始产生。公元239年,孙权在安徽芜湖首建城隍祠(见《春明梦余录》卷二十二),这是我国关于城隍庙的最早记载。随后各地也都出现了一些道教俗神祭祀的场所,如和县乌江项王庙,巢湖姥山圣妃神宫,以及各地的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等等。据地方志书记载,安徽在三国、两晋时已建立了最早的道观,如含山县运漕镇三元观建于吴赤乌(238—248)年间,巢县金庭山紫徽宫建于晋咸康四年(338)。
南北朝时期,南、北天师道各自均有较大发展。这时安徽的道教属南天师道,兴建了一些宫观,如和县如方山麓龙兴观,宿松县灵泉观、元真观,均南朝梁时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