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书·帝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晋书·帝纪《晋书》中记载帝王事迹的部分。唐代房玄龄等编撰。唐太宗贞观二十年 (646),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任监修,令狐德棻、敬播等18人任编修,开始修撰《晋书》,贞观二十二年(648) 成书。全书130卷。《帝纪》 10卷: 《高祖宣帝纪》、《世宗景帝、太祖文帝纪》、《世祖武帝纪》、《孝惠帝纪》、《孝怀帝孝愍帝纪》、《中宗元帝肃宗明帝纪》、《显宗成帝康帝纪》、《孝宗穆帝哀帝废帝海西公纪》、《太宗简文帝孝武帝纪》、《安帝恭帝纪》各1卷,对诸帝的家世、生卒、德行、为政得失均有记录。唐太宗鉴于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东晋又分立而有十六国,因下令重修 《晋书》,以探究两晋的治乱兴亡所在,尤其对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宣帝司马懿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武帝司马炎更感兴趣,并于《高祖宣帝纪》和《世祖武帝纪》文后撰写史评。旧本总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唐代何超著《晋书音义》3卷,清代吴士鉴撰《晋书斠注》 130卷,近人姚怀箴作 《晋书纂注》 10卷,专为《晋书·帝纪》作注,可资参考。是纪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出版的铅印本《晋书》最便查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