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晕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晕厥

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剧烈疼痛、精神过度紧张、天气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常先感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倒后能较快清醒。处理:平卧,头略低,脚略抬高,改善脑供血不足。松开衣领、裤带。清醒后,喝些饮料。经短时间休息可恢复。晕厥不同于休克,休克是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的表现,常因外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所致。休克时,血压下降,肢端冰冷,不省人事,需速送医院抢救。

晕厥yunjue

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剧烈疼痛、精神过度紧张、天气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常先感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倒后能较快清醒。处理:平卧,头略低,脚略抬高,改善脑供血不足。松开衣领、裤带。清醒后,喝些饮料。经短时间休息可恢复。晕厥不同于休克,休克是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的表现,常因外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所致。休克时,血压下降,肢端冰冷,不省人事,需速送医院抢救。

晕厥

亦称为昏厥,是指一时性广泛的脑供血不足而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病时患者肌张力丧失,倒地或不能保持正常姿式,可于短时内自行恢复。脑血流量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血压和脑血管的阻力,而老年人脑血液循环对血压下降的调节能力比年轻人差,因此更易发生晕厥。根据引起晕厥的病因,临床上常为以下几种:
❶心源性晕厥:这一类晕厥较常见病因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搏血量降低等,表现为突然晕厥、面色苍白、癫痫样抽搐、心率减慢或心音消失。在晕厥发生前可有心悸,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❷血管迷走发作性晕厥:此种为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常常在恐惧焦虑、情绪紧张、外伤、通气不良或长时间站立等情况下,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心脏搏动抑制和全身周围血管扩张,心脏输出量降低所致。表现为突然头昏、眼花、打哈欠、恶心、周身无力而倒地,意识丧失,经数秒钟可自行清醒。如在晕倒之前立即躺卧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❸排尿性晕厥:表现为排尿时或排尿后发生短暂的意识不清而倒地,多见于男性,在睡眠后起床小便时发生。
❹脑源性晕厥: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广泛的脑血管闭塞等,临床表现除晕厥外尚有其它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❺其它:如颈动脉窦过敏,排便时晕厥,咳嗽性晕厥等。晕厥发作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在晕厥发作时应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产生晕厥的原因,给以相应的治疗。特别是要注意心源性晕厥的发生和治疗。对血管迷走发作性晕厥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服用谷维素等药物对避免晕厥发作可能有效。有排尿性晕厥发作的患者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及时排尿,最好采用坐位姿式排尿可能避免晕厥发作。值得注意的是:晕厥特别是老年人发生晕厥是非常危险的。晕厥可造成肢体或头部外伤,引起骨折或颅内血肿,甚至危及生命,故对于晕厥发作切不可等闲视之。


晕厥

以先晕即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移时逐渐苏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证。也有一厥不醒的,故当迅速救治。本证醒后,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语等后遗症,有别于中风;在晕厥的过程中,极少出现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有别于癫痫;若续见意识障碍,神志不清,则属神昏,为病情危重的表现。中医学对本证分类较细,老年人多见气厥、血厥、痰厥三种。气厥老人因恼怒或惊骇,致使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气道,蒙闭窍道,突然昏倒,此属气厥实证;或因老年元气虚衰,每遇劳累或悲恐之时,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突然晕厥,此属虚证。实证表现为形体壮实,为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口噤握拳、胸膈喘满,四肢厥冷,脉沉弦。治宜理气开郁。先急针刺人中、涌泉、内关穴;用鹅不食草捣烂塞鼻,同时用温开水灌服苏合香丸或玉枢丹,病人苏醒后,再服五磨饮子(《医方集解》载有:槟榔、沉香、乌药、人参等分;另一方去人参、加枳实,木香,白酒磨服)。最后以逍遥散善后。虚证为眩晕昏仆,面色㿠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象沉弱。治以补气回阳,先急灸百会、关元穴;灌服参附汤(人参10克,附子6克,生姜6克,大枣5枚)或芪附汤水煎服。病人苏醒后,可服回阳救急汤(熟附子6克,干姜3克,人参10克,甘草6克,白术10克,肉桂3克,陈皮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最后以四君子汤加减善后。
血厥老年人因肝阳素旺,暴怒后随气逆而血上壅,清窍不利,则昏倒无知。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或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此为实证。治以活血顺气,先急针刺十宣、涌泉穴;病人苏醒后,可服通瘀煎(《景岳全书》载有:当归尾10克,红花6克,山楂10克,香附10克,乌药6克,青皮10克,木香6克,泽泻10克)加减。虚证由于失血过多,血虚不能上承,突然昏厥,面色苍白;气血不能达于四肢,筋脉失养,四肢震颤;气随血脱,气虚不固而汗出,口张、气息低微;气血不足,舌淡、脉细。治以回阳救逆,补益气血,先急灸百会、关元穴;灌服独参汤(《十药神书》载有:人参12~15克)或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载有:当归6克,黄芪30克);同时灌服糖开水200毫升,病人醒后,可服人参养荣丸汤。善后可用人参归脾丸调理,每次1丸,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痰厥老年人平素湿盛痰多,忽然气闭痰升,昏厥不醒,或喉间痰鸣,或呕吐涎沫,苔白腻,脉沉滑。治宜行气豁痰,急针刺丰隆穴;并用黑白丑各0.5克,甘遂0.5克研细末,拌合面粉适量做饼,贴足心。如口角流涎,脉沉滑者,多属寒痰,用巴矾丸(《医宗金鉴》载有巴豆0.1克,白矾2克)研细调水灌服。如喉间痰鸣,面赤唇红,脉滑数者,多属热痰,用白金丸(《本事方》载有:白矾3克,郁金10克)研细莱菔汁灌服。还可用瓜蒂散(《金匮要略》载有:瓜蒂3克)或盐汤探吐。病人苏醒后,可服导痰汤调理。晕厥有虚实之分,但老年人以虚为多,又多正虚邪实,因为气、血、痰邪偏盛,故往往临床发病时表现较突然,且有危险,遇此情况时应特别注意沉着不慌,按照以上所述之证型,分辨清用何方、何法急救治疗,稍待病情平稳后,再考虑送住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