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晕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晕厥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剧烈疼痛、精神过度紧张、天气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常先感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倒后能较快清醒。处理:平卧,头略低,脚略抬高,改善脑供血不足。松开衣领、裤带。清醒后,喝些饮料。经短时间休息可恢复。晕厥不同于休克,休克是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的表现,常因外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所致。休克时,血压下降,肢端冰冷,不省人事,需速送医院抢救。 晕厥yunjue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剧烈疼痛、精神过度紧张、天气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常先感头晕、恶心、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倒后能较快清醒。处理:平卧,头略低,脚略抬高,改善脑供血不足。松开衣领、裤带。清醒后,喝些饮料。经短时间休息可恢复。晕厥不同于休克,休克是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的表现,常因外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所致。休克时,血压下降,肢端冰冷,不省人事,需速送医院抢救。 晕厥亦称为昏厥,是指一时性广泛的脑供血不足而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病时患者肌张力丧失,倒地或不能保持正常姿式,可于短时内自行恢复。脑血流量的维持主要取决于血压和脑血管的阻力,而老年人脑血液循环对血压下降的调节能力比年轻人差,因此更易发生晕厥。根据引起晕厥的病因,临床上常为以下几种: 晕厥以先晕即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移时逐渐苏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证。也有一厥不醒的,故当迅速救治。本证醒后,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语等后遗症,有别于中风;在晕厥的过程中,极少出现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有别于癫痫;若续见意识障碍,神志不清,则属神昏,为病情危重的表现。中医学对本证分类较细,老年人多见气厥、血厥、痰厥三种。气厥老人因恼怒或惊骇,致使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气道,蒙闭窍道,突然昏倒,此属气厥实证;或因老年元气虚衰,每遇劳累或悲恐之时,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突然晕厥,此属虚证。实证表现为形体壮实,为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口噤握拳、胸膈喘满,四肢厥冷,脉沉弦。治宜理气开郁。先急针刺人中、涌泉、内关穴;用鹅不食草捣烂塞鼻,同时用温开水灌服苏合香丸或玉枢丹,病人苏醒后,再服五磨饮子(《医方集解》载有:槟榔、沉香、乌药、人参等分;另一方去人参、加枳实,木香,白酒磨服)。最后以逍遥散善后。虚证为眩晕昏仆,面色㿠白,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脉象沉弱。治以补气回阳,先急灸百会、关元穴;灌服参附汤(人参10克,附子6克,生姜6克,大枣5枚)或芪附汤水煎服。病人苏醒后,可服回阳救急汤(熟附子6克,干姜3克,人参10克,甘草6克,白术10克,肉桂3克,陈皮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最后以四君子汤加减善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