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普列斯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普列斯纳1892—1985Plessner,Helmuth德国哲学家,与舍勒同为当代哲学人类学的创始者。出生于威斯巴登。在大学学习过医学、动物学和哲学。任教于科隆大学、哥廷根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参加过多种国际性学术团体。研究过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现象学、哲学史、观念史、社会学等。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存在,这一标志的中心是人的“失常态”,失常态驱使人从事各种行为,使人去改造环境、创造历史和文化。普列斯纳把这一观点贯穿他的全部研究工作,试图以此为出发点解决一切有关人的问题。他的著作有12部,论文近百篇,主要有: 《群体的界限》(1972,第二版)、《有机体的等级与人》(1928)、《笑与哭》(1941)、《哲学与社会之间》(1953)、《社会问题与异化概念》(1960)、《权力与人的本质》(1981)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