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普宁寺(大佛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普宁寺(大佛寺)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为外八庙之一。乾隆二十年,为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目达瓦齐发动的叛乱的胜利,依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修建的喇嘛寺。这是一座汉藏混合式布局的藏传佛教寺院,前半部为汉式,主要由山门、钟鼓楼、碑亭、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组成。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5间,殿内供奉三世佛,是前半部分的主体建筑。后半部分皆为藏式建筑,其中的大乘阁为主体建筑,高约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高3层,上覆一大四小五个尖顶,吸取了金刚宝座塔的意境,是古代木构形式中的一个创举。阁内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高22.8米左右,是国内现存最高木佛像,普宁寺因此又称大佛寺。大乘之阁象征须弥山,两侧的日光殿和月光殿,四周的黑、红、白、绿四色塔和8个白色高台,分别象征着日、月及佛经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此外还有皇帝听经和休息的场所妙严室和讲经堂。普宁寺规模宏大,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以及新的创造,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