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普济禅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普济禅院原名为观音堂,坐落在澳门半岛北部美副将大马路,是澳门三大禅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据史料记载,该院在明天启三年(1623年)由循智大师斥衣钵资购下,崇祯五年(1632年)建斯普同塔,至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经重修10多次。庙地广阔,除宽敞的前、后院外,主体建筑殿宇横连三座,每座凡三进。首座为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像,殿旁悬挂一铸造于明崇祯五年的古铜钟;二进是长寿佛殿,供奉长寿佛像;三进为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大雄宝殿西厅首进为天后殿,二进为地藏殿,三进为语清室、龙华堂、静乐堂、祖师堂等。大雄宝殿东厅首进为关帝殿,二进为大客堂,三进为檀越堂。在东面还建有报恩堂、妙香堂、斋堂、方丈厅、藏经楼等。三座三进各有旁门互通,连成一体。庙后面还有一个宽广幽深的后花园,绿树成阴。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株生态奇异的连理树,苍劲挺拔,四株树干连在一起,形态似鹿。传说是从前望厦村有一对情人,因家庭反对,结婚不成,而殉情自杀,死后合葬此处,长成连理树。庙内所藏的18尊罗汉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澳门各庙宇所罕见。神台香案,钟鼓宝鼎,也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藏经阁所存的佛教经卷均是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物,可供研究澳门佛教和历史参考。院内还专门收藏许多名人书画,如米芾、董其昌、刘墉、陈恭尹、章太炎、高剑父、关山月等书画家的作品。抗日战争时期,当代著名画家关山月跟随岭南画派鼻祖高剑父,曾在此庙居住两年,成为画坛佳话。据观音堂后院碑亭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美国专使顾盛(Caleb Cushing)来澳门,迫使清朝两广总督耆英在观音堂后花园的石桌上签订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现在石桌、石凳犹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