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putonghua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标准语。从规范意义上讲,就是指现代汉语。因此,“普通话”这一概念应该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指具有明确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标准语,一个是指没有明确规范之前的,包括宋、元以来出现的白话以至于辛亥革命以后的“国语”。这两种意义上的普通话,既互相关联、密不可分,又彼此不尽相同。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普通话通常指前者。 普通话在明、清之际被称做“官话”,辛亥革命以后叫做“国语”,后来改称“普通话”。“普通”在这里具有普遍、共同的意思。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完全等于北方话,因为它吸收了其他方言的精华,比任何一种方言都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和标准语,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大致唐末以后,虽然仍是文言占统治地位,但一种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的新书面语言——白话开始出现了。尤其是宋、元以来,随着白话文学的发展,与当时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基本上是与当时的文言并存的。明、清两代,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力量广泛传播,逐渐成了全国公认的标准语和共同语。辛亥革命以后的国语运动,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文言的统治地位被彻底动摇,普通话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普通话得到了明确的规范,取得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法定地位,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普通话putonghua ❶就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标准语。早在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就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规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但是普通话不等于北方话或北京话,因为它还汰除了两者中过于土俗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并从别的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材料中吸取有益成分,因此,普通话要比任何汉语方言都更丰富、更完善。普通话又是继承官话而来的。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年,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正式获得普通话这一名称则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通话和官话除所属时代不同外,更重要的区别是:普通话是人为推广的,有明确的规范;官话是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的规范。普通话之所以叫做普通话而不径直称为汉民族共同标准语或汉语标准语,主要是为了强调普通话的普通性,以便推广。另外,在对普通话确定的规范中,除语音有明确标准外,词汇、语法实际上并无明确标准。这是因为语音如果没有明确标准不容易推广,而词汇和语法只能有个大致的规范,要制定明确标准既困难也难以推行。 ❷过去也用于指不纯粹的北京话,或以不同方言为基础的区域共同语。如王力先生《论汉族标准语》中说:“有以吴语为基础的普通话(如在上海的机关学校里),有以粤语为基础的普通话(如在广州的机关学校里)。”照这种理解,普通话便只是某种范围的共同语的泛称,并不包含现在通常所说的普通话的特定含义。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普通话Putonghua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由北京“官话”演变来的。北京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话是全国各级官府的交际语言,它使用的范围很大、影响深远,“五四”运动后,以北京语音为中心的北方话已经得到普及,事实上已取得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人们逐渐由“普通话”来代替“官话”这一旧称。“普通话”里的“普通”是普遍通用的意思。普通话较之方言在语音上有差别。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下列特点:❶语音方面: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最多包含两个辅音,而且没有两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拼法。例如“蛋”(dan),“d”“n”两个辅音不能同时在元音的前面,普通话里一个元音可以构成一个音节,如u(乌)、i(衣);普通话的音节里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缺少元音。声调是普通话不可缺少的成分,每一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声母韵母相同的音节,往往靠不同的声调来区别。如:ma(妈,阴平),ma(麻,阳平) ma(马,上声) ma(骂,去声)。 ❷词汇方面:普通话的词以双音节为主,并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如电灯、电话、电视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轻声、儿化、重叠及附加等方法构成新词。 ❸语法方面:普通话属分析性语言,词形变化小;词序和虚词很重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普通话量词丰富;有大量的语气词。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及全国的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及各民族间交往频繁,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遍话,在全国范围内日益趋向统一,使用面越来越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