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景山官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景山官学清代旗学之一种。始于康熙二十五年 (1686),隶内务府。设满、汉教习及稽察官。选侍卫帝室的三旗 (镶黄、正黄、正白) 幼童入学,初定名额为360名,乾隆四十四年 (1779) 添补回童4名。嘉庆年间定额,镶黄、正黄各124名,正白旗140名,回童4名。学习满书、汉书。学成之后充笔帖式、库使、库守。 景山官学学校名。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设,隶内务府。因设于景山北上门两旁官房内,故名。负责教授上三旗官学生学习满、汉文。设总管三人及汉书教习、翻译教习多人,分别管理学务及教学事。学生来自上三旗子弟,及回子佐领下四名。额设三百九十二名,其中习满文者二百七十七名,习汉文者一百十五名。其要求为:凡闲散出身之学生,入学后十年之内,应取中生员;由贡生、监生挑补入学者,须在三届(每届三年)乡、会试内中式。否则咨回本旗。在学期间除供给生活及学习用品外,每人每月给银一两,每季给米二石六升。 景山官学清代学校之一种。专为八旗子弟而设。康熙二十四年(1685),于京城景山附近设官学1所,令选内务府三旗及满洲八旗幼童366名入学,习满汉文兼习骑射。3年学习期满,可考取笔帖式、库使、库守等官职。乾隆四十四年(1779),准回部佐领选送学生4名。嘉庆间,学额增至392名。光绪二十八年 (1902),改并为学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