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暗示教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暗示教学anshi jiaoxue

由教师有意创设某种情境(包括教学环境——教室场地布置,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借以诱发学生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以激活其无意识(下意识)的心理潜力,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影响,发挥超级记忆、理解功能,从而达到高效的教育目的。这一教学法是保加利亚的教育家洛柴洛夫首先提出的。据测定,用暗示教学教授外语,比常规教法快5~50倍。这种方法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发挥人的智慧潜力,它不仅仅“为了多学、学好、学快”,而是促进了人的充分自我发展。暗示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六种:
❶权威。权威的暗示作用是巨大的。权威使人乐于听教、受教,增强学习能力、信任感。
❷可接受性动员。每个人都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但由于年龄、资历、文化科学水平和地位不同,暗示显示出极大差异。暗示学证明,青少年接受暗示性比成年人大得多。
❸两重交流水平。学生的暗示性与教师的暗示主动性力求协调。为此,教师要保证绝对的诚恳,以使他的态度、教材、课堂环境和学习过程总的组织高度协调。
❹语调。语调对于创造暗示气氛、增强暗示效果极为重要,语调的细微差别、变化,可以影响暗示的性质与方向。
❺节奏。暗示效果,大都来自节奏和一定语调的组合。在教学上,教材的介绍要按一定的节奏,暗示教学要求采取快速节奏,即学习过程的中间的阶段间隔给予压缩,这是不可忽视的原则。
❻创造力的假消极。暗示教学法认为,安闲、宁静、愉快、松弛的状态,正是创造力的假消极状态,这时自由联想翩翩,观念、情绪起伏,超级的内心活动在以惊人的速度展开。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发展人的潜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