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曲辕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曲辕犁quyuanli又称江东犁。在敦煌莫高窟第四百四十五窟的壁画中有曲辕犁耕作图。据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 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鑱、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 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 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 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 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 可使犁箭向下, 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 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 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 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 耕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曲辕犁工作原理示意图 曲辕犁crankshaft plough唐代出现的一种新式犁。这种犁采用窜垡原理,犁壁竖立在犁镵之上,两者不构成连续曲面,犁壁侧向扭角很小,耕时土垡被犁壁向上向前推挤到一定程度后折断,向右前方翻转倒下,翻土覆草性能较好。这种犁耕深受耕宽的限制较少,在不少情况下耕深还可超过耕宽,且在低速的牛耕条件下,碎土作用也较好,能保证耕地质量。同时,由于将直辕改成曲辕,比以前二牛抬杠式的长辕、直辕犁灵活轻便,一头牛就能牵引,并能更好地调节深度。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45窟中就有唐代曲辕犁的画像,著名的江东犁也是一种曲辕犁。曲辕犁在中国犁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对欧洲耕犁的改进也有重要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