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月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10 月氏中国西北古代民族,亦称月支。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曾与东胡夹击匈奴。匈奴头曼送长子为质于月支,后逃回自立为冒顿单于,举兵攻月支,迫其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史称之为大月氏,另有一小部分留居祁连山,史称小月氏。大月氏受乌孙袭击再西迁至妫水(中亚阿姆河)流域,占大夏故地,于公元1世纪中叶建贵霜王朝。中国文献仍称之为大月氏。2世纪初,迦腻色迦王在位时,倡佛教,遂传新疆至我国内地。魏明帝曹叡于太和4年(230)封其王为“亲魏大月氏王”。5世纪初被哒所灭。汉代小月氏向东北迁移,游牧于湟中、令居 (今甘肃永登) 一带,与汉人杂居,史称“湟中月氏胡”有7种落,另有数百户在张掖一带,称“义从胡”。语言、习俗等似羌人。 月氏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据《伊尹朝献商书》记载,早在商代月氏即居住于中国西北一带。《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据三国康泰的《吴时外国传》记载,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元中记》称赞大月氏“日及”牛的健壮说:今日取其肉,明日疮愈。月氏原很强盛,控弦之士一二十万,故对与其邻近的匈奴很轻视。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头曼单于欲废其长子冒顿而立所爱阏氏的少子为太子,故遣冒顿至月氏作人质。随即头曼急攻月氏,想激月氏杀冒顿,结果冒顿盗取了月氏的好马逃归。冒顿杀头曼自立为单于,于汉文帝前元三、四年(前177年~前176年)派兵西击月氏。月氏部众被匈奴击散后,大部分向西迁至塞种人地区(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这些西迁的人称大月氏。此后不久,匈奴单于与乌孙联合西击月氏,杀月氏王。月氏被迫再次西迁至妫水(今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大夏人,于此定居。因此土地肥沃,生活安乐,故月氏拒绝了汉朝要求与之夹击匈奴的要求。此后,月氏即在阿姆河流域建立了贵霜王朝。贵霜王朝在造型艺术上有着巨大的发展。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封月氏王为“亲魏大月氏王”。公元5世纪初,贵霜王朝亡。当大部分月氏人西迁时,不愿迁徙的月氏人迫于匈奴压力逃入了祁连山区,与当地的羌人杂居,称小月氏。后归附于汉,称“义从胡”。 月氏又称“月支”、“大月氏”。中国西北古代民族。秦汉时游牧于河西走廊地区。汉代迁阿姆河流域,称“大月氏”,没有西迁的与羌人杂处融合,称小月氏。 月氏中国古代西北民族的名称,有时又译作月支,西方称之为Asil、Asiani。商朝和周朝即已出现,据《伊尹献令》和《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其族当时游牧于中原的正北方,今内蒙古的中部地区,与中原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向商朝和周朝贡献珍奇的牲畜和野兽。战国末年,其族强盛,曾迫使匈奴的头曼单于将其子冒顿送作人质。冒顿单于统治匈奴后,一再进攻月氏,迫使其向西南迁徙,始以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市)为统治中心,势力范围包括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公元前177年,出兵攻灭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的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占据其地。次年,冒顿单于派右贤王进击月氏,迫使月氏王率众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击灭塞王国,占据其地,重建国家,因其人众占月氏的大多数,故名大月氏;另有一部分人不能远逃,避入祁连山及其以南,与羌人杂居,被称为小月氏;留居原地,为匈奴征服的月氏人,匈奴称之为“休屠”(屠字古音读著[zi],“休著”与月氏当为同音异译),派单于子弟为休屠王,后来逐渐融合于匈奴人中。公元前140年左右,匈奴军臣单于率众西征月氏,乌孙首领猎骄摩从行,月氏大败,其王被杀,王后与王子率众向西南逃奔,征服妫水(今中亚阿姆河)流域的大夏,重建大月氏国,故地后为乌孙所占,部分不能远迁的大月氏人即成为乌孙属民,后来融合于乌孙中。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抗击匈奴,曾派张骞出使其国,张骞被匈奴拘留十年多,大约于公元前128年到达其国,没有达到出使目的,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西汉末年,大月氏国的贵霜翖侯强大,统一全国,建立了贵霜王朝,成为与中国、罗马、安息并驾齐驱的世界四大帝国之一。五世纪后期,贵霜王朝为哒族人攻灭。经过世界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月氏人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月氏❶中国古代西北民族的名称,商周时即已出现。战国末年,其族强盛。后受匈奴进攻,向西南迁徙。前177年,攻灭河西走廊西部的乌孙,据其地。次年,遭匈奴进攻,大部西迁至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氏;一部分避入祁连山及其以南,称为小月氏。 月氏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亦称“月支”。远在战国初期就游牧于甘肃兰州以西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其来源说法不一,其族属说法更多。秦到汉初,势力强大,与东胡从东西两侧威胁匈奴,匈奴头曼曾被迫送子为质。后匈奴强大,开始攻打月氏。公元前177年—前176年,月氏被击败,大部分被迫西迁到伊犁河流域,称大月氏,少数未西迁的进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月氏西迁后,又被臣服于匈奴的乌孙击败,被迫离开伊犁河流域向西南迁徙,越过阿姆河后,控制了当地的大夏国,成为中亚地区的一大强国。 月氏一作“月支”。古族名。周秦至西汉初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其族属,说法不一。《魏略·西戎传》称其为羌,《旧唐书》谓其为戎,有人认为属突厥,另说为雅利安人。王国维认为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氏,《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初,势力强大,匈奴头曼曾送子为质。秦汉之际,乌孙亦为其击溃。冒顿单于(?—前174)时,匈奴开始强盛,西汉前元三至四年(前177—前176)间, 月氏为匈奴所破,大部分西迁塞种地区(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 称*大月氏。少数未西迁的月氏人, 进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