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不借❶草鞋。汉史游《急就篇》: “裳韦不借为牧人。”刘熙《释名·释衣服》载,齐人称草屦“或曰不借,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作,粗貌也”。晋崔豹《古今注·舆服》: “不借者,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于人,故名不借也。又,汉文帝履不借视朝。” 《齐民要术·杂说》则认为搏腊、不借、不惜、薄借,皆一声之转,不是不假借于人之义。 不借bùjiè也作“不惜”“薄借”“搏腊”。平民男女穿着的,用草、麻等制成的粗贱之履。也可以用皮制。惜、借、腊三字古时同音,故可通假。薄、搏、不三字亦一声之转。故有“不借”“搏腊”及“薄借”诸名。明方以智《通雅》卷三六:“薄借,不借……借字,古少家麻音。亦读为昔。昔与鹊、腊、错通声。《周礼》‘玉 不借秦汉时一种履名。古时把鞋称履。《急就篇》颜师古注:“不借者,小履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又说:“不借者,卑贱之服,便易行事,宜以牧牛羊也。”由此可知不借是劳动人民穿用的一种麻鞋,但也有用草或蒿制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