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不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不借

❶草鞋。汉史游《急就篇》: “裳韦不借为牧人。”刘熙《释名·释衣服》载,齐人称草屦“或曰不借,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作,粗貌也”。晋崔豹《古今注·舆服》: “不借者,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于人,故名不借也。又,汉文帝履不借视朝。” 《齐民要术·杂说》则认为搏腊、不借、不惜、薄借,皆一声之转,不是不假借于人之义。
❷麻鞋。汉扬雄《方言》: “丝作之者谓之屦,麻作之者谓之不借。”

不借bùjiè

也作“不惜”“薄借”“搏腊”。平民男女穿着的,用草、麻等制成的粗贱之履。也可以用皮制。惜、借、腊三字古时同音,故可通假。薄、搏、不三字亦一声之转。故有“不借”“搏腊”及“薄借”诸名。明方以智《通雅》卷三六:“薄借,不借……借字,古少家麻音。亦读为昔。昔与鹊、腊、错通声。《周礼》‘玉’注有‘薄借’,即不借也。《仪礼·丧服》:‘绳屦。’注:‘今时不借也。’”汉扬雄《方言》卷四:“丝作之者谓之履,麻作之者谓之不借。”刘熙《释名·释衣服》:“不借,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鲊,粗貌也。”一说是丧履,不能从他人处借来,也不得借给他人。《仪礼·丧服》:“绳屦者,绳菲也。”唐贾公彦疏:“汉时谓之不借者。此凶荼屦,不得从借,亦不得借人。”一说其贱而易得,人皆能自有,不须假借。汉史游《急就篇》:“裳韦不借为牧人。”唐颜师古注:“不借者,小屦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言著韦裳及不借者,卑贱之服,便易于事,宜以牧牛羊也。”晋崔豹《古今注》卷上:“不借者,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于人,故名不借也。”一说本作“不惜”,含不足珍惜之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引崔蹇《四民月令》:“十月……可拆麻缉绩布缕,作白履、不惜。”注:“草履之贱者曰不惜。”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七:“操二三量不借,挂屋后楮上。”宋王安石《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

不借

秦汉时一种履名。古时把鞋称履。《急就篇》颜师古注:“不借者,小履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又说:“不借者,卑贱之服,便易行事,宜以牧牛羊也。”由此可知不借是劳动人民穿用的一种麻鞋,但也有用草或蒿制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