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朗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朗读langdu

指高声而带感情地诵读。这里指朗读科学文艺作品,主要包括朗读儿歌、儿童诗、谜语等。朗读是幼儿感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活动和手段之一,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使用广泛。它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自然界与社会的认识,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还可以开扩幼儿的眼界,帮助幼儿积累有关科学的知识经验,引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考,激起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愿望。朗读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认识季节特征、动物特征,认识植物和自然现象以及常见器物等。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朗读,让幼儿欣赏或猜谜,也可以由教师教幼儿朗读或组织幼儿自编儿歌、谜语。朗读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朗读,也可以在专门的教育活动中朗读。选择朗读的作品应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一般选择语句精练语言生动、能突出或渗透科学教育内容的作品;作品的感染力要强,能够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感,容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朗读必须在幼儿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可以和语言教育及其他各项活动配合。朗读时要注意吐字清晰,要掌握好节奏,要富有表情。

朗读Langdu

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的阅读方法,这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方式之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学会朗读,其意义在于:❶便于记忆范文、范句,课文的语言一般是规范的,节奏是鲜明的,朗读起来声音铿锵,优美动听,可以帮助记忆。小学正是学生记忆旺盛、记忆能力很强的阶段,熟读一些东西,常常会使他们终生不忘,受用不尽。
❷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俗话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就是让他们对课文细细咀嚼、体味的过程,这样,读前不很理解的课文在读后往往能进一步理解, 理解不清楚的地方也就能变得较为清楚。
❸有助于发表能力的提高。朗读和熟读了许多课文之后,课文里的许多词句、语言、表达方法、布局谋篇的一般规律, 就会不断地被学生吸收、积累和掌握起来。熟读了课文,词汇丰富了,语言发展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此外,朗读还可以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又便于了解学生对课文掌握的情况, 便于考查学生的成绩, 朗读教学时,首先要要求正确地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的基础上,再做到流利、有感情。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要向学生浅显地介绍有关朗读速度、朗读语调、朗读重音、朗读停顿等知识。在课外活动中可指导成立朗读小组, 学习朗读艺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