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社会的生育道德观念。语出《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又《四书·章句集解》中,朱熹引赵氏注曰:“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女,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无后为大”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极大,如“七出”之中就有一条“无子去”的规定,并且也是导致重男轻女之风蔓延的原因之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提出的伦理命题。《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告,是古代婚礼,指子婚娶当禀告父母。孟子认为,绝后是更大的不孝,无后与不告两相比较,可以选择后者。 “无后为大”,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引赵注:“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个思想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最基本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