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本尼迪克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本尼迪克特1887—1948

美国人类学家。通过跨文化研究,强调个性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与个体因素相互依赖的关系,认为个性的发展深受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成长经历的影响,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从深刻意义而言彼此不同的人,认为生物学上的个性可以追溯到遗传和早期个体生长。他于1934年发表了《文化的范型》一书,证明了个性是由某一特定文化统治的观点、价值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动力学关系状况而塑造形成的。他还研究了病态人格,注意到爱、嫉妒和攻击性等反应受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引起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类型不同,发病率也不同。

本尼迪克特1887—1948R.F.Benedict

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生于纽约。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开始对人类学发生极大的兴趣,在F.鲍亚士的悉心指导下,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36年出任人类学系代理系主任。主要著作有《文化模式》、《种族:科学和政治》、《菊花与剑》等。

本尼迪克特1887—1948Ruth Futon Benedict

美国民族学家。女。生于纽约。1909年瓦萨学院毕业后,曾以写诗闻名。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从鲍亚士攻读民族学,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留校执教后即与鲍亚士密切合作,成为其研究民族学的得力助手。1936年任人类学系代理主任,后任教授。曾长期在北美平原的印第安人中生活,从事实地调查。主张用心理学的观点研究人类思想行动的意义,并形成历史学派中的一个支派,即“民族心理学派”,又称“文化心理学派”或“种族心理学派”。1934年发表的《文化模式》是“民族心理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认为每一悠久的文化都具有一种特有的“心理定向”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即文化决定着思维方式,并认为不同的文化模式有优劣之分。1940年发表的《种族·科学与政治》极力反对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而1945年发表的《菊与剑:日本文化的模式》却持有心理种族主义观点。其他著作有《人类学与人道》、《美国西南各州文化的心理类型》、《北美文化形貌》、《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学》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