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可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朱可夫1896—1974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苏联元帅。出身农民家庭。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1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历任苏军统帅部委员、西方面军司令和最高统帅部副统帅,参与指挥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柏林等战役,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1946年任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5年任国防部长。 朱可夫1896—1974Георяи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Жуков前苏联元帅,国务活动家,军事家。1915年入伍。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战有功,获两枚乔治十字勋章。1918年参加苏联红军。国内战争时期,历任骑兵连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军区副司令、集团军司令等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历任总参谋长,最高统帅部副最高统帅,方面军司令员,指挥过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和柏林战役等,战后任德国苏联占领区长官。斯大林逝世后,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部长、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后被解职。著有《回忆与思考》,亦名《朱可夫元帅回忆录》。朱可夫重视军人道德的作用。认为军人应该为祖国与人民服务。革命军人的命运应该同人民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对我来说,为祖国、为自己的人民服务是主要的。”“祖国的欢乐就是我最大的欢乐,祖国的危险、损失和忧伤总是比我个人的危险、损失和忧伤更揪我的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下册,第877页)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人民需要你,你永远为人民服务。他说:“人民需要我,而我永远有负于人民。如果考虑到人生的意义,这是最重要的”,“我抱着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度过了一生,这一点对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主要的”(同上书,第877页、881页)。他认为,千百万士兵奋不顾身保卫祖国的英勇精神、集体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自豪感、毫不动摇的必胜信念、士兵的荣誉、旗帜的荣誉、甘当无名英雄的牺牲精神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他还把这一思想与党和国家制度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一个富有经验的、有威望的党,没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没有党在军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把人民与军队紧密团结起来,把人民与军队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军人伦理思想,对于军队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朱可夫苏联元帅、统帅。1896年12月1日生,1974年6月18日去世。1919年加入苏联红军。1923年起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军区副司令。驻西班牙、中国军事顾问。1939年指挥苏蒙联军,粉碎了日军的进攻。1940年任特别军区司令。1941年起任总参谋长,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等职。1957年被解除职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