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朱棣1360—1424

明代皇帝。即明成祖。年号永乐,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朱元璋第四子。为人机智多谋,勇敢果断,雄心勃勃。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燕王,就国北平(今北京市)。二十三年(1390年),率傅友德北征蒙古,冒雪驰至迤都山,元太尉乃儿不花等降。朱元璋命降军赴北平听其调用,自此势力大增。又多次出征获胜,威名大振。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自称“靖难”,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结束,为时约三年。他始终亲自指挥,所率兵力不过十数万,与几倍于自己兵力的建文军队大战十六次,其中败四次,胜十二次。最后由滹沱河直捣京师(今南京),推翻建文帝的统治,夺取帝位。永乐七年(1409年),派亦失哈等设奴尔干都司,加强对今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一带和库页岛等地的管辖。八年二月,率军五十万亲征鞑靼,大胜,七月还师。十二年亲征瓦剌,战于和林(在今库伦西南,为元故都),瓦剌败退。十九年迁都北京,留都南京。二十一年,率军亲征鞑靼之阿鲁台部,阿鲁台不战而遁,旋师征兀良哈部,获胜。同年,又率军亲征阿鲁台部,未遇敌,还师。二十二年四月,再次亲征阿鲁台部,仍未遇敌还师,并于还师途中病死。在位期间,解除藩王兵权,削弱藩王势力,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又多次派遣郑和出使南洋,远至东非,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派遣解缙等编纂《永乐大典》,对保存中国文化典籍,做出贡献。

朱棣

即“明成祖”。

朱棣1360~1424

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封燕王。十三年就藩,镇守北平(今北京)。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先后削废五王,次第将及燕王棣。建文元年(1399)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建文四年夺取帝位,称翌年为永乐元年。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永乐二十二年(1424)北征返师,途中病死于榆木川。著有《神僧传》9卷。

朱棣1360—1424

即明成祖。凤阳人。明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封燕王。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担负戍边重任,屡帅师击败蒙古贵族残余势力。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用齐泰、黄子澄谋,先后废削周、齐、湘、代、岷五王,将及燕王。建文元年(1399),朱棣与僧姚广孝谋,赶造兵器,招集人马,遂以“清君侧”为名起兵,称“靖难”之师。经四年鏖战,攻下南京,夺取帝位。1402—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期间,派太监郑和多次出使南洋等地,远至东非。此外,还注意兴修水利,继续垦荒屯田,治理运河,并命解缙等编纂《永乐大典》。永乐二十二年(1424),在第五次亲征蒙古的归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初庙号太宗,嘉靖间改为成祖。葬于长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