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淑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98 朱淑真生卒年不详宋代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 (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一般认为她是南宋时人,也有人认为她是北宋时人。她出生仕宦家庭,少喜读书,酷爱文学,善为诗词。出嫁后随丈夫游宦异乡,不遂素志,精神很为痛苦,悒悒而终。她的诗多为个人寂寞生活的描写和内心痛苦的抒发,也有关心农事及写景之作。她的词也多写寂寞生活和苦闷幽怨。语言清新秀丽,善于运用委婉、细腻的手法表现优美的客观事物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她还擅长绘画,通晓音律,是宋代仅次于李清照的女作家。著有《断肠集》。 朱淑真Zhu Shuzhen宋代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约生活于北宋哲宗时期。出身仕宦家庭,曾随丈夫宦游在外。因婚姻不幸,精神十分痛苦,悒郁而终。她的诗描写自己的寂寞苦闷生活,抒发“闷怀脉脉与谁说”的内心痛苦。此外还有记游、写景咏物、咏史等各种题材。她的词有些表现内心苦闷,也有些表现对爱情的热切向往。语言清新秀美,继承了唐、五代词风。在宋代,她是成就仅次于李清照的女词人。有《断肠诗集》、《断肠词》。 朱淑真1079—1131又作朱淑贞,浙江杭州人,是明代以前诗词数量最多的女性诗人。生平不详,南宋魏仲恭在她的《断肠集》序中说她“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郁不得志,……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后人只能从她的诗中感觉女诗人红颜命薄的才情和悲意。朱淑真的诗,很多是表现她追求生活、追求爱情的理想,其中也表现她反对世俗礼教的勇敢情怀。比如《感怀》一诗写道: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黄花》一诗写道:“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又是一个“才也纵横,泪也纵横”的多情女子:“自言空有孤吟癖,览竟惭无谢氏人。”(《咏雪》),“妇人虽眼软,泪不等闲流”(《秋日述怀》),“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是吾功”(《自责》)等诗句,足见诗人高洁、凛然的品格,一反多数女诗人哀怨缠绵的脂粉之气。(所引诗句可参见《朱淑真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朱淑真宋代著名女诗人、女词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一说海宁(今浙江省)人。自号幽栖居士。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有争议。对她生活的时代,历来有南宋、北宋两说。南宋说的主要依据是传本《断肠集》所附的明田艺蘅的《纪略》,它称朱淑真为朱熹的侄女。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从朱氏谱系查无旁证。北宋说的主要依据是相传她与曾布妻魏夫人为词友,而曾布死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有才艺,善绘画,工诗词,通音律。她主要生活在杭州,后迫于父母之命嫁与一热衷功名的市侩。出嫁后随夫游宦异乡,从现存诗词中可看出,她曾到过淮南,也曾远渡潇湘。因所嫁非偶,婚姻很不美满,郁郁寡欢,饮怨抱恨而终。她一生创作诗词很多,但死后大都被父母焚毁。现在后人所辑《断肠诗》10卷,300余首,《断肠词》一卷,约30首。她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由于婚姻不如意,她写有大量描写个人寂寞生活和抒发内心痛苦的诗篇。如《愁怀》:“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以及《长宵》、《冬夜不寐》等诗,都流露了一种“珠泪向谁弹”,“闷怀脉脉与谁说”的孤独之感。她的诗歌题材较广泛,涉及纪游、赠答、思乡等内容。其中还有一些咏史诗:《项羽二首》、《陆贾》、《韩信》、《张良》等,赞颂了“盖世英雄力拔山”的项羽,“能将新语悟宸衷”的陆贾,“男儿忍辱志长存”的韩信,“功成名遂便归休”的张良,议论历史,品评人物,都很有见地。她在《自责》中写道:“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流露了对于妇女所受的封建束缚的愤慨不平。她还在诗中表现出对蚕桑、农事和百姓生活的关怀,写有《苦热闻田夫语有感》、《喜雨》、《新冬》等诗。保存下来的朱淑真词在数量上远不及她的诗,而且其中还有赝品,但其成就却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她的词主要写闺阁之感,如《谒金门》“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偏,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以及《蝶恋花》“楼外重杨千万缕”、《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等,生动、形象、贴切、自然地写出闺中女子思春、感春、惜春的悠悠春愁。透过春愁,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幽独之苦怀。其“悉来天不管”,不啻是对那压抑女性的社会的凄历控诉。她的词中还常常表现其孤单寂寞的生活,如“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减字木兰花》)五个“独”字,淋漓尽致地烘托出无尽孤独,极尽苦闷哀愁幽怨之情。这些词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才华被压制、婚姻无自由的不幸命运。不仅如此,她在作品里还表现出对封建伦常的大胆反抗,和对爱情与自由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如《清平乐》“恼烟撩露”、《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等。因为这些词对于爱情的描写非常坦率、大胆,语言又极泼辣、通俗,因此曾受到一些封建卫道士的抨击,被斥为“未适乎情性之正”(《东维子集》卷七)。朱淑真词继承晚唐、五代词风,又接受了柳永、周邦彦等人的影响,笔触轻柔,语言婉丽,形象自然,格调幽远,善于运用委婉、细腻的手法表现优美的客观景物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她在宋代是成就仅次于李清照的杰出女词人。 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南宋绍定(况周颐《蕙风词话》以为应作北宋绍圣)中尚在世。生于仕宦之家。相传因婚姻不遂素志,悒郁而终。近人谓此说不确。善画,通音律,能诗工词。词多忧艾幽怨之作,诗亦清婉凄楚。据传她死后作品多为父母所焚,宛陵魏瑞礼将焚余之作辑为诗集《断肠集》二卷,词集《断肠词》一卷传世。 朱淑真生卒年不详南宋女词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她生于仕宦家庭,少时喜欢读书,酷爱文学,善为诗词。婚姻极其不幸,一生孤寂寡欢,抑郁含恨而终。她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大量描写个人寂寞生活和抒发内心痛苦的诗篇,如《愁怀》、《长宵》等。其诗词秀婉幽怨,语浅情深。她还写了一些咏史诗,议论历史,品评人物,都很有见地,如《项羽二首》、《陆贾》、《韩信》等。更有《苦热闻田夫语有感》一诗,对农民寄予同情,对豪门给以鞭挞,爱憎溢于言表。她在宋代是成就仅次于李清照的杰出女词人。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