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机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机户

明清江南丝织业作坊主,置备织机、购进原料、雇佣机匠进行生产。是早期的资产者。机户分为三类:其一是“行本甚钜”的大机户,拥有大量资本、原料和织机。自己不从事生产,专靠 “雇人织挽”、“出资经营” (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还设有称为“账房”的总会计处。清道光年间,南京有的大机户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其二,是较富裕的中机户,雇佣为数不多的工人,一方面进行剥削,同时也直接参加生产。其三,是“无甚资本”(同上) 的小机户,从大机户的账房领取原料,然后 “织成送缎”。(陈作霖 《凤麓小志》卷三)他们不剥削别人,却要受大机户和包买商人的苛重剥削。

机户

中国旧时从事手工丝织业、棉织业的民户。自宋至清中叶,包括个体手工业户和官府指派服徭役的民户。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还包括绸缎商人。绸缎商人为别于一般机户,自称缎庄、绸庄或账房,设机雇匠自织,或发料交机户代织。北宋仁宗时梓州已经有几千家机户。个体手工业机户由本人、家庭和学徒从事生产,也有雇短工的。其经营方式为自织和代织两种。自织为自购丝料,自产自销,称“现卖机户”。代织为向缎庄、绸庄或账房领料加工,取得计件工资,称“带织机户,”又名“揽织”、“揽机”或“料机”。宋至清初,机户均隶匠籍,须为官办手工业作坊服徭役。宋机户自织的绫,每年只能自卖1/3,其余为官府压价收购。元政府每岁所收百十万斤丝料,除供应官府自织工场外,大抵转售于个体机户。明江南机织已有很大发展。清政府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设立织造局,采用买丝招匠经营,佥派机户承领官机、发给机帖。有织造任务时,即命领帖机户各自雇匠进局织染,并支放丝料工价。乾隆时,官营丝织业的织机日益减少,私营丝织业的织机则日益增加。进入20世纪后,电机丝织业逐渐发展,江南手工机户日益没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