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空和尚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不空和尚碑唐碑。建中二年 (781) 十一月刻。现存西安碑林。严郢撰,*徐浩书。楷书,23行,行48字。近石已破裂,且缺一角。书法老劲,而微少清逸之气。 不空和尚碑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高359厘米,宽102厘米。全称《唐大兴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楷书体。严郢撰,徐浩书。原立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兴善寺内,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移存西安碑林至今。碑文记载了印度高僧(一说西藏高僧)不空三藏至唐王朝首都长安宣传佛教密宗的事迹。书作笔划圆劲苍老,雄健爽利,结体微扁而开张,稳重而结实,为徐浩79岁的成熟作,堪称其楷书的代表作品。徐浩(公元703—782年)字季海,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吏部侍郎、会稽郡公、太子少师。工楷、行、八分书。传世书迹有传本墨迹《朱巨川告身》、 《不空和尚碑》、《嵩阳观碑》和《宝林寺诗》等,著有《古迹证》。不空三藏,印度人(或西藏人),佛教密宗高僧,曾在西安大兴善寺传播佛教,并翻译大乘经典77部,后经其门徒惠果在青龙寺把密宗教义传给日本和尚空海,使密宗在日本广为传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