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杂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36 杂家

战国末至汉初折衷和糅合各学派学说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特点是“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大体上反映了封建“大一统”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文化融合的趋势。代表著作有吕不韦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和西汉时以淮南王刘安为首编纂起来的《淮南鸿烈》。

杂家

战国末至汉初的一个博采各家学说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该学派的特点是 “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志》颜师古注)。认为诸子学说各有长短,企图汇合各家之长,成为一个统一体系。以秦相吕不韦、汉淮南王刘安为主要代表。吕不韦广招门客,使各著所闻,斟酌百家学说,集论成书,“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史记·吕不韦列传》)。此书以道德为标准,以无为为纲纪,儒、道色彩较浓。刘安宾客合编《淮南子》一书,取道家“贵生”之义,墨家“薄葬”之说,法家“察今”之旨以及儒家教育、音乐思想,而以道家为宗,托“黄老”以统一百家。其目的是采各家各派之长,融会贯通,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思想体系,大体上反映了封建“大一统”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文化融合的趋势。因此,杂家虽集合众说,未能提出创造的中心观点,亦可称为一家。

杂家

战国末至汉初杂糅诸家之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主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秦相吕不韦集门客之书《吕氏春秋》与西汉淮南王刘安辑宾客之著《淮南鸿烈》两书,为杂家的代表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