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杉炭疽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杉炭疽病anthracnose of Chinese fir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四川、贵州、安徽等省区的杉木栽培地区都有发生,以低山丘陵地区最为常见。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小丛壳属围小丛壳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 SchretSpauld.〕。5~6月为盛发期,主要为害先年秋梢,通常是枝梢顶芽以下10 cm以内茎叶发病,这种现象称为颈枯。受病针叶先端变褐枯死,或全叶枯死,甚至延及幼茎,使整个枝梢枯死。在立地条件和抚育管理差的林分,发病较重。普遍存有潜伏侵染,杉木生长旺盛时,可不发病;生长不良,病害就发生。应注意适地适树,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促使旺盛生长,提高抗病力。 杉炭疽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