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何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22 李何林1904—1988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家。原名李竹年,李昨非。安徽省霍丘县人。先后在安徽第三师范、南京东南大学读书。1926年参加北伐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曾在天津女子师院、中法大学、台湾大学、解放区的华北大学等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南开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教授达24年。后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等职。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民盟中央委员。他30年代末就着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主要著作有《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中国新文学史研究》、《鲁迅〈野草〉讲解》等,还编过《中国文艺论战》、《鲁迅论》;主编过《鲁迅大辞典》、《鲁迅年谱》、《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文库》等。 李何林1904~1988曾用名延寿、振发、昨非、竹年。1920年入阜阳省立第三师范,后肄业于东南大学农学院。1926年参加北伐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回家乡。1928年参加县委组织的“文字暴动”,后辗转赴北京,参加未名社。1929年起,先后在天津女子师院、焦作工学院、中法大学、华中大学、台湾大学、华北大学等处任教。建国后,历任教育部秘书处长、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并任鲁迅博物馆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主编《鲁迅手稿全集》、《鲁迅年谱》、《鲁迅研究资料》、《鲁迅研究动态》等。著作另有《中国文艺论线》 、《鲁迅论》、《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鲁迅的生平和杂文》、《鲁迅<野草>注解》、《李何林选集》。 李何林1904—1988原名竹来,昨非。霍邱人。1924年考入南京大学。1926年参加北伐军,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政治部宣传科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和霍邱暴动,失败后避居北京,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后相继在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焦作工学院、中法大学、华中大学、台湾大学、华北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教育部秘书长兼行政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著有《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鲁迅论》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