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48 李冶1192—1279金、元时期数学家。北方著名学者、宋元数学四大名家之一。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金正大七年(1230)词赋科进士。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蒙古军破钧州后,隐居于崞山、桐川等地,“聚书环堵”,潜心钻研数学。1251年定居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下。在封龙山草堂收徒讲学,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封龙山学派。1265年召为翰林学士。一年后复返封龙山隐居讲学,直至去世。自1232年隐居后,终生从事数学研究。对前人的天元术加以总结改进,取消“地元”,明确地只用一个天元表示未知数,将天元术以简捷易行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其步骤已与现代列方程的步骤基本一致。从而创造了一元方程和一元多项式的一般表示法。同时创用先进的小数和负数的筹式表示法。在《益古演段》中进一步采用正幂在下、负幂和常数在上的摆法,使天元术与传统开方式相一致。天元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半符号代数学。它使中国古代的方程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李冶既能够用代数方法自如地解决几何问题,又善于运用图形直观地讨论问题。对天元术的运用堪称精妙。除天元术的确立、高次方程的解法外,他关于勾股容圆问题的总结性研究和阐发及小数记法都是对中国古代数学的重大贡献。著有《测圆海镜》、《益古演段》、《敬斋古今黈》、《泛说》、《壁书从削》、《文集》等。除前三种外,均失传。 李冶Li Ye,1192—1279金元时期数学家,河北栾城人,著有 《测圆海镜》 (1248) 12卷,《益古演段》(1259) 3卷.《测圆海镜》是他的精心之作,书前给出了692条几何命题(其中有8条是错的).这在中国数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书中收入170道勾股形切圆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他系统地阐述了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天元术”,即设立未知数来建立代数方程的一般方法,并给出了 李冶1192—1279Liye中国数学家。金元间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人。数学著作有《测圆海镜》十二卷 (1248), 《益古演段》三卷 (1259), 《测圆海镜》是现存最早的天元术代表作, 又是中国古代勾股容圆问题的总结性著作。全书开头给出692条几何命题, 有684条是正确的,以此为基础,利用天元术解决了170个勾股容圆(切圆)问题。天元术是通过“立天元一”(即设未知数) 而建立代数方程的一般方法, 发端于12世纪。李冶系统地阐述了这种方法,使其建立方程的步骤更加明确, 并发展了许多运算技巧, 改进了其表示方法,并且用以处理了许多四次、五次乃至六次方程。书中运用了先进的小数记法,广泛使用了中国式的零号,是中国古算书中较早的记载。李冶一生著述颇多,还有《泛说》四十卷,《敬斋古今黈》四十卷、《壁书从削》十二卷、《文集》 四十卷。大都已失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