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落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1 不落夹古代汉族的宗教食品。为纪念释迦牟尼的生日,于四月八日,用苇叶包糯米、粳米、黑糖、蜜和红枣,长三四寸,宽一寸,味道与粽子相似。亦称“不落角”。或云,用不落叶(苇叶)包“黑黍饭”(乌米饭,即用乌饭树叶的汁浸黑的米蒸的饭)而成。至清代失传。 不落夹明代宫廷食品。每年农历四月八日,皇帝、宫眷与内臣食用,并于午门外赐百官食之。相传四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生日,不落夹从释氏名。其制法为: 用芦苇叶包住糯米,成长方形,长可三四寸,宽1寸,煮熟食用,味道与粽子相同。嘉靖帝辟佛,改于四月五日颁赐不落夹于群臣,并改用新麦面为原料。一说吃不落夹在四月四日。一说不落夹是元朝语言,即今之粽子。明大学士张璁云: “不落夹者,以糯米、粳米、黑糖、蜜、红枣为之。”其内容更为丰富。清人有称不落夹系用不落叶包裹为角形而成,故又名 “不落角”,不落夹为“不落角” 的谐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