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攀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攀龙1514—1570Li Panlong

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二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官至河南按察使。
李攀龙和王世贞同为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他继续前七子的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持论更为偏狭,声称“诗自天宝以下,文自西京以下,誓不污我毫素。”他的诗文多为模拟剽窃之作,他的《古乐府》,篇篇模拟,恰如“临摹帖”。他的散文“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仅七律和七绝偶有佳作。
著有《沧溟集》。

李攀龙1514—1570

明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等互相标榜,同为“后七子”领袖,名噪一时。认为文自西汉、诗自中唐以下,概无足观,倡言摹拟复古。又工诗,俊洁响亮,以声调胜。有《沧溟集》三十卷。

李攀龙1514—1570

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因家境贫寒,少时丧父,无力求师,则刻苦自学。嗜好诗歌。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陕西提学副使、浙江副使、参政、河南按察使。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七人皆年少有才,互相标谤,傲视世人,称之为“七才子”。李攀龙为“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他的文学主张过于偏狭,和李梦阳一样,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他编选历代诗歌而成的《古今诗删》,唐后即直接明代,宋元诗一首未选。因其文学主张过于片面,他的乐府诗剽窃模拟十分严重。他的散文更是一字一句模拟古人,有的甚至更改一些字即为己作。其七律和七绝较优,对时政有所暴露,声调清亮,词采俊爽,较有艺术感染力。著有《沧溟集》30卷。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

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散文家。他是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与王世贞齐名。有《沧溟集》30卷行世。
李攀龙的文学主张,继承了李梦阳的衣钵而有所发挥。他主张“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见《明史·本传》)。他认为,文章章法尽备于古人之作,要学古人之法而作自己之文。他说:“不以规矩,不能方圆。拟议成变,日新富有。今夫《尚书》、《庄》、《左氏》、《檀弓》、考工、司马,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吾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引)甚至鼓吹“视古修辞,宁失诸理”(《送王元美序》),主张模拟古人,遵守古法,且越古越好。他自己的文章,即“无一语作汉以后,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表现出模拟的病态。他还指责唐宋派是,“以易晓妄其鄙倍,取合流俗,相沾窃誉,不自知其非。及见能为左氏、司马文者,则又猥以不便于时制,徒敞精神”(《送王元美序》)。不摹古人之作却又不变古人之法,不是古人之作又酷似古人之作,这就是李攀龙追求的目标。
李攀龙虽为后七子的发起者,但其文学主张简单零碎,且持论比谢榛、王世贞更为偏狭。


李攀龙1514—1570

字于麟,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幼年丧父,家贫,刻苦自学。嗜诗歌,日读古文,乡人视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举进士。历陕西提学副使。家居十年后复出,官至河南按察使。母丧,哀伤过度而卒。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的领袖。论文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明朝独推李梦阳。诗文创作模拟过甚。文则生吞活剥三代两汉,佶屈聱牙,不能卒读;且自夸“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其理论和创作对当时的文坛影响甚大。有《沧溟集》。

李攀龙1514~1570

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除刑部主事,出为顺德知府,官至河南按察使。有《沧溟集》。工诗能文,与王世贞并为当时文坛“后七子”领袖,名重一时。力倡文学复古,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主张“其书非先秦两汉不观,其言非古昔先王不称”,又主张“视古修辞,宁失诸理”,故其诗文率多模拟之作,甚至略改古人原作字句以为己作。文尤佶屈聱牙,不能卒读。少数诗尚清新可诵,以七言律绝为较佳。

李攀龙1514~1570

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1522年~1566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是后七子领袖,继续高扬复古运动的大旗,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不少作家,崇信“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复古到了极端的地步,他认为“视古修辞宁失诸理”,完全不顾作品的思想意义。复古竟成了一场摹拟、玩味古人字句的游戏,结果,他的拟古乐府诗竟有将古人作品改易数字,以为己作者。散文佶屈聱牙。惟七律稍有可观,绝句渐入妙境。有《沧溟集》。

李攀龙1514—1570

明诗人。字子鳞(一作于鳞),号沧溟,历城(今济南市)人。少孤,家贫。稍长,嗜诗歌,日读古书,被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举进士第。历陕西提学副使。家居10年复出,累官河南按察使。母丧,以毁卒。攀龙才力富健,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与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著有《沧溟集》30卷,又有《诗学事类》、《唐诗选》、《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诗文原始》(均见《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