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文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文炤1672—1735

清代学者。字元朗,号恒斋。善化(今长沙)人。自幼好学,寓目成诵。13岁补弟子员,称神童。登康熙五十二年 (1713) 乡荐,选谷城教谕,不赴。究心儒家正学,与同邑熊超、宁乡张鸣珂、邵阳车无咎、王元复等交好,相与砥砺。尝释《易》卦象,订《礼》,正《诗》、《乐》,解《春秋》,纂宋五子之书。为岳麓书院山长,著《大学》、《中庸》讲义,其他子史百家、地理象纬之学莫不淹贯。湖南自王夫之以学术闻天下,文炤继起,时人以为其名与夫之相埒。雍正 (1723—1735)初年,诏湖南北分闱乡试,当时湖南试院未建,巡抚魏廷珍难之,文炤为之筹划创建之策,解决难题。卒后祀乡贤。著有《春秋集传》10卷、《近思录集解》14卷、《周易本义拾遗》6卷、《周礼集传》6卷、《正蒙集解》9卷、《仪礼经传通解集注》46卷、《地理八书》等,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李文炤1627—1735

字元朗,号恒斋,清湖南善化(今长沙) 人。康熙五十二年 (1713) 举人,授谷城县教谕。五十六年(1717)起主讲长沙岳麓书院,订《岳麓书院学规》8条。六十一年 (1722) 冬游学豫章 (今南昌),答应次年应聘为书院山长,赴任途中作《续白鹿洞书院学规》(又叫 《豫章书院续规》) 7条: 循小学大学之序以定科级,择经史子集之书以正学术,辨圣贤才术之品以立趋向,察刚柔缓急之偏以变气质,专教养礼刑之业以酬知遇,距异端俗学之非以一归宿,尽博学详说之功以造返约。后因故未到任。其学广博,除考订五经,“论纂宋五子书”外,“其他子史百家舆地象纬,莫不淹贯”,人称“湖南自王夫之以学术闻天下,文炤继起,名与之埒”。主讲岳麓时,逐节解说《大学》、《中庸》,成《大学讲义》、《中庸讲义》传世,(后称《学庸讲义》,道光三十年再版时改称《岳麓讲义》)。著有《周礼集传》、《春秋集传》、《正蒙集解》、《近思录集解》、《道德经解》、《恒斋文集》、《地理八书》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