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辅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辅国704—762唐宦官。本名静忠。安禄山反,从太子至马嵬。陈玄礼等诛杨国忠,参与其谋。又献计太子,请分玄宗兵,北趋朔方,收河、陇之兵,以图兴复。肃宗即位于灵武,擢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从至凤翔,改名辅国。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郕国公。因其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专掌禁兵,权势日重。上元二年(761年)八月,拜兵部尚书。求为宰相,不得,深恨裴冕。代宗即位,以其与程元振有定策功,愈恣横。私奏曰:“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因其握禁军,惧而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后加司空、中书令。程元振欲夺其权,请代宗加以禁制。乘其有间,万得罢判元帅行军事。寻被密秘杀死。 李辅国704—762唐朝宦官。本名静忠。相貌丑陋,略知书计。事高力士,初掌厩中簿籍,颇精明,被荐于皇太子李亨。安史乱后,玄宗出逃,兵至马嵬驿,预谋诛杨国忠、建议太子分中军超朔方,收河陇兵,以图兴复。至灵武,愈亲近,遂劝太子即位,以系人心。唐肃宗即位,擢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又改今名。凡四方章奏、军符禁宝,皆一以委之。为人谨密,甚为皇帝亲信。城府甚深,不喜吃荤,人皆以为柔良。肃宗返长安,领殿中监等多职。至德二年(757),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郕国公。百官临时求见皇帝,皆须经李辅国同意。宫中贵人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为五郎。宰相李揆为山东甲族,执子弟之礼,称其为五父。千方百计压抑太上皇,玄宗因此忧郁成疾。肃宗病,发兵捕杀张皇后及越王、衮王,肃宗受惊死。代宗即位,李辅国自以定策功,恣横日甚。公然对代宗说: “大家 (指皇帝) 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 代宗欲除李辅国,但畏其手握禁兵,阳尊其为尚父。不久,进位司空,兼中书令,然已夺其实权,赐宅第居于外,仍进封博陵郡王。代宗以新即位,不欲显戮,派人乘黑夜将其刺死。时年59岁。将其首丢于溷中,断其右臂以祭告泰陵。谥曰丑。 李辅国704—762唐宦官。本名静忠,因拥立肃宗即位有功,任元帅府行军司马事,故更名辅国。 掌四方章奏军符,领禁军,专权用事。 旋封国公,拜兵部尚书。肃宗将死,与宦官程元振发动宫廷政变杀张皇后、拥立太子李豫(代宗)为帝,被尊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权倾天下。不久被代宗遣人刺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