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颙1627—1705

明清之际思想家。字中孚,号二曲,一号惭夫,又自署二曲土室病夫,学者称二曲先生,陕西今周至人。幼时家贫无师授,遂刻苦自砺,青年时期得一藏书家支持,不惟遍读经史,且“上自天文河图、九流百技,下至稗官野史、壬奇遁甲,靡不研极”(龚百药:《周至李氏家传》)。且志存经世,“以康济为心”,自立说著书。后讲学江南,又主讲关中书院,门徒甚众,遂成一代大师。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屡拒康熙清廷举荐召见,终生不仕于清。伦理思想上,坚持性本善说,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也者,禀天地之气以成身,即得天地之理以为性。此性之量,本与天地同其大,此性之灵,本与日月合其明,本至善无恶,至粹无瑕”(《悔过自新说》)。然只因“多为气质所蔽,情欲所牵,习俗所囿,时势所移,知诱物化,旋失厥初”,多“沦于小人禽兽之域”(同上书),陷入恶。由此而提出以“悔过自新”为其学说宗旨,倡导人们以“义命廉耻”为“立身之基”(《南行述》),从“日用常行,纲常伦理,极浅极近处做起”(《传心录》),通过“悔过自新”而“复其故”(《悔过自新说》),使固有的本性光明而常新,从而达到“安身立命”、“倡道救世”之目的。提出“明体适用”(《周至答问》)的为学主张。强调“识心悟性,实证实修”以明体;“开物成务,康济群生”(同上书)以适用。熔德业、功业于一炉,以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后世开太平”(同上书)。李颙的伦理思想将“悔过自新”与“康济时艰”相沟通,赋予以积极的社会意义,对清初伦理思想趋向的转变,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人编有《二曲集》、《四书反身录》。

李颙1627—1705

清初思想家。字中孚,号二曲,周至(今陕西周至)人。理学名士,闻名于关中,与孙奇峰、黄宗羲并为“清初三大儒”。后讲学于江南各地,屡拒朝廷征召,誓不仕清。晚年寓居陕西富平,钻研学问,杜门谢客,但破例与顾炎武交往。他治学力求“经世致用”,提倡礼乐兵刑、赋役农屯、泰西水法等实用学问。崇尚朱熹、陆九渊。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