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勃罗留波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和诗人。生在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神父家庭。 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обролюбов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艺术创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干预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崇高使命。反对专制制度、农奴制和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宣传农民革命思想。参见“文学”中的“杜勃罗留波夫”。 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обролюбов俄国文学批评家、革命民主主义者。生于神父家庭。曾担任《现代人》杂志评论栏主编。社会活动和文学批评都以推翻沙皇统治、反对农奴制为目标。赫尔岑称他是“未来风暴中年青的舵手”。评论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强调艺术应揭示生活的本质,具有注重整体性和概括性的社会文学批评特征。主要论文有《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等。 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Добролюбов,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文艺批评家。曾在车尔尼雪夫斯基领导的《同时代人》杂志任编辑,主持文学批评专栏。主要著作有:《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黑暗的王国》、《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等。 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Лобролюбов,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俄国文学批评家、政论家。出身于神父家庭,1848至1853年于正教中学肄业,1853年入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因思想激进与校方发生冲突,险遭流放。1856年他的长篇论文《俄语爱好者谈话良友》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赏识,1857年正式参加《现代人》的编辑工作。在此之后相继发表了《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1859俄国文学批评家、政论家。出身于神父家庭,1848至1853年于正教中学肄业,1853年入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因思想激进与校方发生冲突,险遭流放。1856年他的长篇论文《俄语爱好者谈话良友》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赏识,1857年正式参加《现代人》的编辑工作。在此之后相继发表了《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1859)、《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1860)、《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1860)。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