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国家专利机构确认的发明创造人或持有发明创造的人在规定期限内对某项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专用权或独占权。 专利权patent right工业产权的一种。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在此期间,任何人要利用该项专利发明都必须取得专利权人的同意并付给报酬。否则,专利权人可向有关当局提出诉讼,要求予以制止,并可要求赔偿损失。专利期限届满,专利权即行消失,任何人都可无偿使用。专利制度一方面保护发明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将其发明公布于众,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专利权的规定有所不同,但多数国家规定:申请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授予专利权的范围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专利权的期限,一般为15年至20年之间,最短的5年;在一国获得的专利权只在该国境内有效,如要在别国得到保护,必须向有关国家办理专利申请。 专利权国家专利机关依法确认和保护发明创造人在一定年限内对其发明成果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项排他性的权利。专利人享有实施其发明的权利,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任何人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专利人对侵害其权利的人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专利权的取得,须由发明人向国家主管专利的机关申请,经专利机关审查公告后、如无人提出异议,授予专利权,发给专利证书。有些国家规定,某些发明,如饮食品、医药品,化学方法制成的物质等不能取得专利权。专利的有效期限,一般为十年到二十年。专利人有实施或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实施的,许多国家法律规定主管机关可颁发强制许可证,准许他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专利。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人或者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使用、制造、销售的专有权利。一般而言,专利权可简称为专利,但专利也可以指依专利法获得专利权的标的,即发明创造。 (1) 专利权的主体。它是指可以依法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即专利权人。包括: ❶发明人、设计人。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所完成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有。所谓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工作时间以外,自由完成的职务发明以外的发明创造。 ❷共同发明人、设计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都对同一项发明或设计共同构思,并都作出过创造性贡献的人。我国《专利法》 规定,两个以上单位协作或者一个单位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申请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单位所有或者持有。但是,非职务共同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申请被批准后的专利权,归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 ❸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单位持有,集体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所有。其中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的指: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❹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作出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申请专利,在中国有经常居所和 营业场所的,可以享受国民待遇;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和营业场所的,可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的原则,给予国民待遇。 (2)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依法可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❶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❷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❸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3) 专利权的内容。是指专利权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我国 《专利法》 规定,专利权的所有人和持有人统称专利权人,专利权人享有以下权利: ❶独占权。专利权人享有自己制造、使用和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并排除他人侵犯的权利。 ❷转让权。专利权人享有依法将其专利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我国 《专利法》 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转让专利权,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 ❸许可权。专利权人享有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获得专利使用费的权利。《专利法》 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都必须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但是,法律规定对专利的实施采取强制许可的除外。主要有: 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后,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专利局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专利局可以给予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取得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技术上先进,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施的,专利局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❹进口权。专利权人有权阻止他人未经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❺标识权。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和专利号的权利。与此同时,专利权人还应承担以下义务: ❶实施专利的义务。 ❷缴纳年费的义务。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专利权终止。 ❸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所有单位或者持有单位,有向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报酬奖励的义务。 我国 《专利法》 规定对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此外,专利权人不按规定缴纳年费或者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终止。 |